为了争抢话语权和门生,儒家内部的各个山头能把人脑筋打成狗脑筋。就像是铜锣湾扛把子一样,这个位置就一个,大师都想坐,如何办?坐下来谈明显是不实际的,那么,有的人就会寻求洪兴大佬的帮忙,有的人呢?干脆找外援,哪怕是卖一部分好处给东兴也无所谓。
施凤来再如何忠心耿耿,在崇祯看来,他一样有着本身的私心。
就在崇祯磨刀霍霍向儒学的同时,远在宁远的袁崇焕也带着几个亲信来到了东江。
袁崇焕心知不妙,却不晓得那里出了题目,只得强自平静道:“下官不知部堂大人此言何意?”
只是让袁崇焕没有想到的是,当朝兵部尚书崔呈秀也在这里,顺带着,还没有正式入宫的婉妃娘娘也在此处。
袁崇焕心下焦急,面色倒是毫无窜改,接着问道:“部堂大人所言究竟是何事?袁某将近被部堂大人弄胡涂了,如果袁某那里做的错了,部堂大人尽可指出,袁某必然改?”
有道是诛人诛心,崔呈秀便淡淡地笑道:“大明人才万千,胜你袁都督百倍者亦不在少数。某让你袁都督见一人,你袁都督天然晓得辽东局势不会腐败。”
心中想着,崔呈秀面色便愈发地不善,嘲笑道:“袁大人呐,你呢,无诏擅离本职,扔下宁锦那一摊子,却跑来这东江毛大将军这里,真是忠心为国啊?”
袁崇焕现在地神采终究有了一丝窜改,嘴角抽了抽,苦笑道:“部堂大人冤枉下官了,想必这是建奴的诽谤计,下官出于对辽东战局的体贴,这才来到辽东,又如何想要会对毛大将军倒霉?”
朱刚正欲脱手,袁崇焕却道:“且慢!”
崔呈秀却笑道:“是啊,你出于对战局的体贴来了辽东,本官承认了。但是,本官可曾说过那封手札的内容?可曾说过你要对毛大将军倒霉?袁都督,您这才是百密一疏啊!”
单从大要来看,如果趁着南北宗本身狗咬狗的时候答复百家,到底是不是一步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