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事?墨儿又不是没去上过......”
余三刀眼睛一瞪,刚要发威,就被扈清心瞪了归去。“儿子说的不错,从今今后,你每次只能和半斤酒,还必须获得我的答应。”
而另一种,就是增广生,是分外招收的门生,不限数量。增广生不但得不到朝廷发放的补助,更没有岁贡的资格,他独一的好处就是能够成为廪生的替补。
“副榜举人?”
“去,臭小子,有你娘在,我甚么时酗酒了?另有,你小子如何胳膊肘往外拐?我还是不是你老爹?”
明朝书院生员分为两种,一种是廪生,也便是县试测验成绩优良者,这些人不但会得道朝廷发放的丰富补助,还会获得岁贡的资格,所谓的岁贡,就每年或每两到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遴选资深的廪生升国子监肄业。国子监是大明朝最高的学府,进入那边也就相称于一步登天,以是,可想而知这岁贡资格的首要性。并且,每一所学院,廪生的数量都是有限定的,县学廪生只能有二十人。
余墨宿世写小说时,没少研讨这些事,以是他很懂,他不在乎甚么廪生,也不在乎甚么岁贡,一旦他考中进士,这些都是浮云。但是为了让爹娘放心,他也必须尽力以赴。
“半斤?那还不敷漱口的呢!”余三刀顿时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看着余墨的目光都带着幽怨。
“呵呵,也就是乙榜举人,我朝科举,举人参与会试,没有被正式任命却成绩优良者,将被取入副榜,也即乙榜。而我朝黉舍的教官,则有三种拔取体例,第一是保举儒士,但跟着天下举子越来越多,儒士教官现在已经很罕见了。第二种就是监生充数,这类现在也未几。当下最遍及的则要数副榜举人和下第举人。此中,副榜举人则是教官中的佼佼者。”
官面话,余墨固然不喜好,但不代表他不会说,从后代走出来的老油条,早就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大话的本领。在后代那种面具社会中,你如果没有一张能把聪明人说成傻子的辩才,那你想出人头地都难。
扈清心也不睬余三刀,而是把目光转向余墨。
“小事一桩,本县也不想让一代天赋就此沉湎。”姜青云说着,就站起了身。“事情说完了,本县也要走了。”
“娘,您如何又让爹爹喝酒?爹爹总酗酒,对身材不好的。”
余墨心中实在也没底,他现在只会四书,五经还没打仗,如果考学问,他多数挺不住,幸亏他另有九千积分,也算稍稍有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