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钊与霍惊海同榻,相隔棋盘博弈。霍临风去霍惊海身边坐好,噤声观棋。忽地,霍惊海偏头:“要去长安了,高不欢畅?”
他有只鹰骨笛,手掌大,吹出来的声儿煞是哀婉。将来某天,或许三十岁、五十岁、命好的话,七老八十?总之,他这平生,死,定要战死在疆场,当然,若当时四海承平,浑当他胡想。
新月掉了梢儿,纱灯褪光,鸟登枝。
记点簿的文官出去,先作揖:“将军,马具已归档在册,请您过目。”
杜铮熟门熟路,以平常来送换洗衣裳,或是拿些吃食。霍临风跃下施令台:“白痴,怎的两手空空?”
近傍晚,天井叫余晖淹了,红得短长,霍临风出屋,干脆赏一刻残暴。
本是深夜,围棋夜话几句便已半夜,烛火噼啪,三父子却不散场。圣旨一颁,明早即解缆,归期则无定命,何时再聚于一堂,万般难断。
杜铮点头如捣蒜,心底恋慕,这少爷待马比待他好。
“少爷!”惯会打搅,杜铮跑来讲,“少爷,饭菜布好了,趁热。”瞧霍临风不睬,也不欢乐,他仆解主忧,“少爷,长安真繁华,街恁长,这日头仿佛也比别处红火。”
杜铮赶快拽返来,嘲笑着说:“人家说‘圣旨到’,侯爷便差我叫你速归。”
霍临风点点头,语气很轻:“大哥,唯诺于我如登天,触怒龙颜的能够倒大些,若那般,你会如何?”
揣摩远了,他低头讪讪地、有点羞地笑,不面子。
霍临风道:“不急,夜里定要细说。”主帅尚不必入长安,他这个副帅却被点名,惴惴时,也能觉出一二不当。
所问乃打趣话,亲大哥却答得至心,霍临风乖乖地说:“大哥放心,分寸张弛,我自有掌控,定不会让父亲与你身陷尴尬地步。”
一行人上马,霍惊海扶白氏立在阶上,霍钊命令解缆,走了。
圣旨?算下来,战后捷报已传,想必是封功行赏的圣旨。霍临风不敢迟误,马上上马回城,一出虎帐却没忍住,于颠簸马背显摆:“白痴,看我的马衔如何?”
穿堂过院,在正厅瞧见了承旨官。
“鸟叫普通,大点声!”歌声起,霍临风刺儿一句,抽出匕首,刃上不知凝着谁的血。他割了片羊腿肉,嚼完顺口酒,那歌声清脆了。
“娘,半月不足没回,瞧我瘦了么?”他哄白氏,“大哥得了赏,叫他分我些好不好?”
一门虎狼尚且如此,遑论娇柔女眷。
半月不足,到达长安城。驿站,一水儿的亲卫军与御侍恭候,天赐的场面,不得不接的浩大隆恩。
“少爷,此番是叫你回家!”杜铮非常镇静,比划着,“长安来大官啦!腰带上镶宝石,官靴,人家的靴底儿这么厚。”
二十有三,初离塞北,未出关,已尝别乡亲父老之滋味。
霍临风搔搔耳朵,这话听得他起茧,不争气的,回回听另有些动容。刚好残阳遭月逐,殆尽,他转了身:“用饭去,本日得早眠。”
霍临风直着背,要走远了,忍不住缓缓回顾,百姓顿时欢乐地朝他看,喜乐地叫了声声“小侯爷”。那老孺抱着一承担热饼,追不上,塞给背面的杜铮。
败仗后忽而承平,实在闲一阵,却也要忙一阵,俘兵、领地、降民,事事皆需安排。霍临风正埋首军帐,理百余把突厥兵器,锋刃短刀、铜鸣镝,大女人挑花似的,看哪个都喜好。
霍临风无澜道:“――圣上万年。”
承旨官念叨:“副帅霍临风,绞莫贺鲁首级,英勇抢先无人可出其右,威震蛮夷,特召与定北侯霍钊入长安面圣,亲领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