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志远悄悄笑了,淡然的目光从唐晓岚娇媚秀美的面孔上掠过,然后道:“晓岚姐,你渐渐听我说!”
“不,晓岚姐可曾传闻过皮革换飞机的故事?”骆志远点上一根烟,吸了一口,好整以暇的吐出一个烟圈圈。
唐晓岚也从报纸上看到过这个消息,但没有过量地往深处体味。
“这倒也是实话,不过,那都是小打小闹,并且风险很大。”唐晓岚撇撇嘴,“我也曾经动过这个动机,但终究还是放弃了。”
“皮革换飞机”是比来两年海内贸易范畴呈现的一个近乎神话和传奇的典范案例。苏联崩溃后,一个姓魏的民营企业老板胜利地完成了中俄官方贸易史上最大的一笔单项易货贸易――用海内300多家企业的800个车皮的日用品、轻工产品和机器设备换回了俄方孔殷让渡的四架飞机和相称于一架飞机的航空东西,大赚一笔,一跃成为海内首富。
“只是鉴戒一下思路,而不是照搬照抄去换飞机哟,晓岚姐。”骆志远悄悄解释道:“苏联崩溃后,俄方的经济开端走向团体大冷落,首要表示为两点:通货收缩,物质匮乏。以是,这两年,去俄国淘金的跨国估客多如牛毛。”
“皮革换飞机?你是说……”唐晓岚一怔,旋即如有所思起来。
“我的思路是如许的……”骆志远没有再遮讳饰掩而是持续把本身的全数打算都说了出来,“注册建立一家收支口贸易公司,然后以这家公司的名义,收买两家毛纺厂和市里其他一些停业纺织企业的积存存货,然后低价行销去俄国――小赚一笔,一次性买卖。这是我的第一计划。”
唐晓岚望着他,“那你倒是说说看,我洗耳恭听。”
唐晓岚摇点头,“纺织品出口贸易处在半瘫痪状况,不要说这些过期的积存货,就是新产品也很难在外洋找到销路,你有些异想天开了。”
“以汽车为例来讲。假定我们置换回一百辆小汽车,返国后能够组建建立一家出租汽车公司。现在注册如许的公司手续比较简朴,本钱很低。然后我们能够将汽车以多种情势面向社会招租或者直接让渡利用权给司机,收取办理用度。以每辆小汽车集资获得五万资金来测算,一百辆车就是500万。这几近是白手套白狼,无本万利。”骆志远哈哈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