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他作为帝王,很享用观赏部下各方的朝局对弈。
吴勉毕竟是堂堂尚书,天然沉得住气,不急不缓道:“我乃尚书令,打压一个县令?好笑。”
秦风乃是大殿常客了,也不怯场,就这么直接走到秦天虎和吴勉身边。
吴勉竟然忘了,秦风这厮,最会抠字眼!
秦天虎早就推测吴勉会反咬一口,当即反问:“吴大人说我秉公舞弊?那我倒要问问,这天下官员这么多,吴大报酬何只对秦风感兴趣?短短几日,便有两次外派,吴大人是不是整日闲来无事,只盯着秦风了?莫不是用心针对,借机打压?”
而永安侯早已投了秦家,岸青侯的恩仇,天然也就烟消云散。
故而官服的设想,也较为明朗。
“并且刚才吴大人说甚么……辅运县,乃京都三十六县之耻?呵呵!若我没记错的话,明王爷一家就在辅运县,吴大人莫不是在用心暗讽明王爷?”
秦风却不睬会李旭,毕竟本日的正主,乃是吴勉。
至于那岸青侯,与永安侯交好。
一时候,满朝文武的视野,全都聚焦在秦风身上。
毕竟这类事“太小”,小到底子轮不到梁帝干预。
梁帝天然晓得此中黑幕,只是懒得理睬罢了,既然这份旧账翻出来,梁帝也就顺水推舟,扭头看向秦风:“是公报私仇,还是用心诬告?你且讲明,不然小小县令,弹劾尚书,你可知何罪?”
就在此事,即将盖棺定论之际。
此言一出,吴勉神采剧变。
吴勉嘴巴长得老迈,不成置信地看着秦风,做梦都没想到,秦风会俄然搬出这件陈年烂谷子的破事。
这,但是他作为天子最大的兴趣之一……
刚才还趾高气扬的吴勉,刹时没了动静。
小寺人却在门别传报:“北溪县令,秦风觐见。”
“臣听闻,吏部指派秦风前去辅运县,与辅运县令交换治政经历,本是一桩功德,只是机会不对。毕竟秦风才刚从北溪县返京,脚后跟还没站稳,便被重新派出去,实在说不畴昔。还请贤人降下谕旨,否了此事。”
一听秦风来了,梁帝嘴角不由微微上扬,心想算这小子反应快,当即宣秦风上殿。
梁帝就这么看着兵部和吏部在朝堂回嘴,没有半点要插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