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福笑着应下。先往东园给大老爷,大太太磕了头,又往书房给二老爷请了安,最后才到了秋水院。
蒋欣瑶一早就在秋水院等着,茶过三盏,方才看到蒋福胖胖的身子,笑道:“福伯,几日不见,这身子仿佛又胖了些,看来,店里的买卖还是承平淡。”
老太太怀中搂侧重长孙蒋子辰,笑得见牙不见眼。
周姨娘从顾氏一进门,心头便窝了一把火,当下也不粉饰,眼神直直的落在了那对耳环上。
冬梅早早等在院门口,见蒋福到,忙引着进了厅堂,暗中给莺归使了个眼色,莺归心领神会。
蒋宏生现在往各房去的日子均有定命,周姨娘虽是妾室,却与顾氏平分秋色。周姨娘头几天还小有对劲,日子长了才垂垂揣摩出些滋味来。
蒋福眯着小眼,上前一步,轻声道:“全爷说,蜜斯设想的几款新的饰品,徒弟们已经做出来了,非常都雅。那几个大的摆件还差些火候,再有三四个月定没题目,蜜斯定的那套无色镶嵌金饰,蒲月初五前必然送到。”
蒋全目色深深道:“此事不亦多谈,现在我们瑾珏阁小有所成,蜜斯让我们每个月盘点货色,方才我看了看票据,又看了李妈妈送来的信,方才明白蜜斯的企图。”
老太太与蒋子辰打趣,并未在乎,偏清清楚楚的落在了一旁服侍的钱嬷嬷耳朵里。嬷嬷嬷不动声色的瞧了眼明艳动听的顾氏,内心叹了口气。
蒋福从庄子上置了一车土货,给蒋府送来,见老太太兴趣颇高,陪笑着说了会话,提出要给各房老爷太太请个安,全了他这份孝心。
蒋福方才对劲的神采转眼就换上了笑容,本来筹算给蜜斯好好报报喜,表表功,谁家刚开的铺子一下子就赚这么多钱的?哪推测,蜜斯问都不问,一盆冷水扑下来,把他浇了个透心凉。
气候日渐转暖,再过几日便是蒲月初五,姑苏府民风从月朔开端,就要筹办端五事件,吊挂菖蒲,包粽子,制雄黄酒,赛龙舟。
前几日二老爷常往外头跑,必定是那顾氏狐媚,缠着二老爷才得来的。周姨娘咬了咬牙,手里的帕子绞成一团。
吴中民风向来竞尚丽巧,闺阁女子媳妇妯娌们要早做筹办,在本身做好的香囊上设想别致的文饰,再巧加刺绣,各展手腕各显本领,争奇斗巧。一旦完成,便可拿出来交换批评,相互奉送。
蒋府早早派人送了一车端五节礼往都城侯府,端五前几日,除了侯府回礼外,孙尚书府亦送了两车节礼来。
欣瑶算了算时候道:“辛苦你们了,你归去跟全爷说,头一个月我们在姑苏府小驰名誉,也是靠着几块石头吸惹人气,这不是悠长之计。
“从明日开端,你和钱掌柜把每一个到我们店里的客人,姓名,春秋,生辰,府第,官职,爱好,家里有几房妻妾?有几个后代?父母可还键在?若父母键在?生辰是何时?在我们店买了甚么东西?一一记录下来,一人做一个册子,务必齐备。”
钱掌柜拥戴道:“我也看了下票据,发明了个题目,这个月来,我们卖得最好的是男人佩件,挂饰以及石头,妇人的金饰,头面及大型的摆件都未动。”
钱进财笑道:“我省的。”
蒋欣瑶上前给老太太请了安,稳稳的坐在母亲下首处,含笑不语。
说罢,走到尚未明白过来的蒋福跟前,拍拍他肩膀道:“尽管照着蜜斯的话去做就行了。走,整几个小菜,咱哥三喝两杯去,如果莺归这丫环在就好了,那肥肠煲有些光阴没吃到了,想得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