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嘴里接着迎春的话,眼中却瞅着陪在末位上惜春又打了个呵欠,内心只恋慕她坐在灯影子里,外祖母瞧不大真。也不知这宝玉做甚么去了,一去这半天的,不是说他最是知情识意,惯会体贴人的么,怎地还不体贴体贴她这位劳累了一日的人呢,哎,还说心有灵犀呢……正想着,猛不丁自后门处转出去一个大族公子,黛玉眼尖,凝目一看,心下大是讶然:此人,怎地如此面善?
她方呆得一呆,来人已走至近前,外祖母笑拉住他的手,嗔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mm!”黛玉知是宝玉了,忙下了榻来与他见礼。她因心中迷惑,不免就近多打量了几眼,正撞见宝玉看将过来。她不美意义地侧了侧脸,刚想张嘴喊人,却一下子愣住了:白天喊得是珍“大”嫂子、珠“大”嫂子、琏“二”嫂子的,嗯,虽说好似记得这位该叫宝“二”爷来着,不过,离看书的年代,相称长远了,而府上明显有了一个琏“二”爷了,这……许是她记差了,应叫宝“三”爷?她倒是早该找小我问问来着,可惜,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哎……正想着,探春笑着过来:“这是宝二哥。”黛玉眨眨眼,低低唤了声:“宝二哥。”
“哎……我前日在《古古人物通考》上看到:‘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林mm你生得好一双笼烟眉,且眉尖若蹙,若用‘颦颦’为字,岂不两妙!”
宝玉见黛玉为他一句话而笑容如花,心中也甚是欢畅,不由又想起一事来,“mm可也有玉没有?”
……莫非贾府与别处罚歧,不是到及笄便可得字?还是,宝玉将取字这等大事,当作了打趣?真的听到这句问话时,黛玉不由又将这个疑问对本身问了一遍,“有的,父亲临别时,赠我一字,唤作悦安……”
她尚未敢接话,那厢外祖母却笑了,“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嘴上说着,手里却抚着宝玉的背,又捏了捏他衣裳的厚度。
外祖母很欣喜地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敦睦了。”说时又拉过黛玉的手来。黛玉含笑无语,见着外祖母顺着宝玉的一番痴话作答,不由想起幼时哄父母“令媛一泪”的典故,父母对她的话坚信不疑,以及多年来的保藏无数,使她对此事多少都存了几分对劲。现在方知,这统统,实在她得不着半分意,点点滴滴,都承的是父母的一片舔犊密意……能有如许爱本身的父母,她,真的很幸运呢……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诬捏的太多,偏只我是诬捏不成?”黛玉也轻笑了一下,初生牛犊不畏虎,是以敢这般夜郎高傲罢。
按说,宝玉乃第一繁华闲人,无事也自忙三分,黛玉进府这等大事,他如何能不在?实乃其母本日指了个天大的愿让他不得不去还。只可惜宝美女在庙里,一颗心却全留在了家中,他原就有些痴情傻意,加上克日陪侍在祖母身边,又听得很多姑母的旧闻,贰心下也有了一番计算:倘若这位林mm承了姑姑的几分风韵,就定非是个俗人,姐妹里能多出如此一名妙人儿,实乃一大美事。日盼夜想地,恰好到了正日子,却无端端地被遣去拜甚么庙,还甚么愿……宝玉那有甚么心机,一起地不知所谓,到得地儿,眼里不见那目嗔口阔的天王,持锏奉钵的罗汉,倒是在观音座前多立了一刻,又亲身奉了柱香,不为别的,为得是大士座下婀娜的龙女,他自忖:也不知新来的mm是否也是这般神仙一样的人物,若真如此,我就去做个日日受大士差遣的善财孺子,有又何妨……是以他这一日,拜的是姐姐佛,还的是mm愿。待得晚间回府,在祖母处初月朔见来人,他便觉着,本日这愿还得,真真是非常的灵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