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正嘲笑间,忽感觉屋中一静,转头看时,倒是袭人捧了一个食匣立在屋中回话,笑得一脸的浑厚,“我听得女人们来了,也没甚么贡献的,先个儿二爷赞东府里的糟鸭信好,珍大奶奶前日就送了好些来,又装一盒子好点心过来,二爷瞧着精美,只说要留着等女人们来了一块吃,谁曾想今个儿女人们来了,他反又说谈笑笑的混忘了。”
宝玉还未应下呢,忽听宝钗走到近旁来笑道:“说是来寻林mm的,怎地连宝兄弟自个儿也寻不归去了,再不去,可就叫她们几个丫头吃完了……”
宝钗竟不知这书竟是有人管着的,细看那小丫头走到左边架子下取了个春凳站了,往最上一格中取了一套书下来,一时捧过来看时,果是《女四书》上部。宝钗正欲翻看,却听那小丫头问道:“薛女人是只在这里看呢,还是欲借回屋子里细看?”
“听宝兄弟说,这屋子里的安排都是mm安插的?”
“刚才的棋下得有误,我想不过,重又在考虑呢。”黛玉笑着拿黑曜石棋子往棋秤上一敲。宝钗才见着棋秤上正列着数子,正与黛玉手中书上所画普通,知是在打谱呢。
“‘三人行,必有我师’,依我想来,宝兄弟去了家塾,倒比自个儿在家温书要精进很多罢。且我哥哥前个儿还说,塾里一齐读书的同窗们脾气都是极好、极肯助人的呢。”……这,这宝钗,竟然将薛蟠那白痴的话拿出来当左证,他那是去读书的么,人家能不对他好性子么?
黛玉的思路飘在别处,部下半心半意地落着子儿,不免就失了分寸,回过神来才惊觉迎春一条大龙目睹着就要被她灭了,再要让时,已是不能了。黛玉抬眼一望,正撞见迎春讶然相对,相看两难堪……
黛玉心境混乱,那里就静得下心来落子,美人榻上世人的话也就时不时地听了好些……本来这一院子姐妹之间相处,即使宝玉受宠些,到底春秋都小,且一例儿都养在贾母身边,报酬也还算划一,平日里倒也显不出谁凑趣谁来,就算探春身为庶女要靠近宝玉些,面上也未曾有多阿谀他。谁想现在来了个宝钗……黛玉闲闲听来,句句都围着宝玉嘘寒问暖,字字在乎得都是宝玉的感受。李纨又是个惯常在王夫人积威下过日子的,自也以哄宝玉为要。虽只多了她们两人,倒是一下子突破的均衡……黛玉偷眼瞅了瞅,那宝玉几时受过这等温言软语相待,早就乐得找不着北了。黛玉想想宝玉下凡的初志,倒是喜他总算得偿所愿了。
宝钗这才晓得这书屋里还真是自有端方,且连个小丫头也是识字的,倒也啧啧称奇。笑着赞了那小丫头两句,却说这书只在这里看看,并不带走。那丫头听了遂低头应了一声,自退到一旁服侍。
“二哥哥走得快,不过前后脚的工夫,就不见你影儿了,我本听着你提及家塾,想来倒可往大嫂子那边问问兰哥儿去……” 这倒是探春的声音。
中间的小丫头得了李纨的话,那里还用袭人脱手,忙接了食匣过来在案上摆了。袭人笑嘻嘻地站在一旁陪着说话。
……
“二哥哥便是忘了,我们全当记取你的好就是了。”探春笑道。
“薛女人如果只在这儿看,我也就不记薄子了,一会子薛女人您看完了,我自来放归去;如果欲带回屋子里看呢,就请在这薄子上画个押。且说个大抵的日子,到时候由我们去取。”那小丫头话说得也利索。
黛玉听了,只淡笑不语。她当初置这屋子时就曾想过王氏若也这般清算出一间屋子,拘着三春不叫过来,可就有些叫她头疼了。但转而细细一想,不说那王氏本就不喜女人读书,才将打发走了夫子,又怎会故意再清算出个书屋来?且三春是她不得以接下的,又不是她肚子生出来的,她那里能有这般经心肠出地、出钱、出人(这屋子的一应嚼头可都是出自老太太名下呢)。那三春除了人在她院里住着,一体事件本就借着贾母的口一气儿全抛给了李纨去管,那李纨,呵呵,孀妇赋闲的,兼又手紧得连凤姐都佩服,自不会去多这个事。宝钗这句话,真真是白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