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姐儿因为是庶出,这些年,没少受委曲。此次姝姐儿返来,又封了郡主,她内心不免担惊受怕些。她这做老祖宗的,天然要顾恤她些。
至于她们二房,除了她和蕙姐儿外,另有个李姨娘所出的妙姐儿。李姨娘本来是许老夫人身边的大丫环,母亲病逝后,许老夫人怕父亲专宠孟姨娘,便把这李氏指给了父亲。
跟着下人出去传话说郡主已经入府,这会儿便往荣春堂来。屋子里倒是顿时温馨了下来。
许姝久未回府,对于许府的人也鲜少能辨认得出。她微微眯了眯眼睛,脚步一转,不过并未往那花丛走去。
听了这话,一旁出来相迎的曲嬷嬷忍不住感慨着,这大夫人说话做事确切全面。记得有一次四女人中秋节回府,刚回府便往栖鸾院去了,隔了整整一个时候,才往荣春堂来存候。因着这个,老夫人面上虽没说甚么,可内心到底是不喜的。
她记得李姨娘说话轻声轻语的,在这后院也是不争不抢,养出来的孩子也是,见人害臊的很。
并且,经历了上一世,许姝深切的感悟到一句话,求佛不如求己。不然,为甚么许老夫人礼了大半辈子佛,许府仍逃不过厄、运呢。
许家有三房,但属二房显眼。不但是因为当年母亲下嫁许府,还因父亲足智多谋,现更是赫赫驰名的内阁首辅。她的大伯父和父亲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却不比父亲睿智,也没争权夺利的心机,现在在翰林院领了个闲职,倒也安闲。她的三叔父是庶出,但三婶倒是齐国公嫡出的女儿,当年许过婚约,但男方病逝,以后流出她克夫的流言,婚配更是艰巨。终究,嫁入许家,和三叔生了茜姐儿和柏哥儿。
更何况,她的长处不止这些。许老夫人爱礼佛,自许蕙懂事起,便日日都抄经卷供奉在许老夫人的小佛堂里。以是,许蕙的孝敬那是全部都城都驰名的。
从这点来看,许老夫人虽说不喜母亲,脑筋却也并不过分胡涂。
这不,她内心揣摩半天,便借口妙姐儿身子有恙,仓促分开了。
一天一卷经,这听着没甚么,可数十年如一日的抄下来,那名声便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