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提及两件事,一件就是关于那玉佩的,那人说这是他的贴身之物,让她好好收着;第二件事就是让她感激他。
五娘策画着那些银票、黄金跟散碎银子,两个丫环就把箱子里的东西分类。不到两盏茶的工夫,五娘就盘好了:“这些全数加在一起折成银子是二十七万三千六百五十八两。”
五娘翻开了阿谁香囊,先是从内里取出一块盘龙玉佩,那盘龙玉佩握在手里温润极了,就知是贺州暖玉,不过看这玉佩的质地,只怕当今也找不出几块了。她把玉佩谨慎地放到一边,后又从香囊里取出封信。
镇国侯听到韩国公的呼痛声,也不转头看看,自顾自的快步走到书案边上,双目发亮地看着书案上的那一摞紫檀木盒子。他伸手拿过最上面的阿谁盒子翻开,内里躺着一本很陈旧的书。他也不看是甚么书,就又立马合上。他刚想叫童鸣过来,没想到边上就伸出一双手来。
五娘微微蹙了蹙眉,伸手接了过来,把那香囊拿在手里以后,她细心地看了看:“那位彦先生还说了甚么?”
燕嬷嬷早就晓得太后当年那么利落地交了宫权,此中内幕没那么简朴:“现在都已经这般景况了,娘娘您可千万不能去慈宁宫哭诉告状。”
五娘回到芷湫苑,洗漱好以后就倚躺到榻上,一旁的炕几上摞着几个檀木盒子,她右手在那把她用惯了的算盘上拨算着,左手一张一张地捻着摆放在她膝上的银票:“是的。”
坤宁宫里,皇后已经砸了好几套茶具了,但是她心头的火还是不住地往上冒:“老不死的,两个都是老不死的。”
镇国侯嘴角抽动,这不是阿谁索债王的幕僚吗?每次看到这个姓彦的,他总感觉这姓彦的像他们镇国侯府的人,实在是此人看着很不靠谱,跟他们侯府的人一样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