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肖逸在刚才批评诸家之道时,将诸道阐发的非常透辟,已然向世人表白了诸道并非敌对,实有相互促进之意。但结合百家之事,过分震惊,众弟子闻所未闻,第一反应,天然不能信赖。
那杂家之主尸义道:“‘结合’二字,说来轻易。你可晓得,百家之道,包含万象,博识高深,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诸家之道多有相悖,不成两立。结合百家?哼哼……这是论道,不是信口开河!”嘲笑之意,溢于言表。
杂家贯综百家,涉略诸家之道,深知结合百家之难处。但听一个小小的道家弟子就敢说结合百家,这将杂家的颜面置于那边?
玉临风一愣,无言以对,心中想起青州状况以及儒家内部之事,俄然叹了一声。
与此同时,道家弟子也纷繁显出担忧之色。在他们看来,这一话题委实说的太大了,凭肖逸之力不管如何也不成能应对畴昔。
玉临风一愣,好似有些明白,道:“愿闻其详。”
肖逸之成败直接干系道家之名誉。长阳真人也是看出肖逸之险境,这才忍下本身的随性之道,尽力支撑肖逸。
“小子,你……”那尸义怒极,指着肖逸,冲动得说不出话来,恨不得上前以武力斗个凹凸。
肖逸持续道:“现在之世,为上者追名,为下者逐利。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为上者不德,百姓眼中已不知德之为何,面对各种利诱,岂能把持得住?此时,民气背叛事小,关头是,民气暴躁,能自行闻道而悔过者寥寥无几。‘无德’之势,已然高于‘崇德’之势。从善如流,从恶如崩。若仍然遵守古法,只施以暖和之教,其成果不但不能挽回局势,反而令景象愈来愈糟。”
肖逸忽地厉声道:“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唯有以重刑产生震慑之力,才气使百姓在短时候内明德知恶,快速停止不良之民风。”
这时,又听那玉临风道:“即便世无德行,但将刑法作为帮助便可,又何必施以酷刑?”
百姓虽在肖逸的无形威慑之下,不敢出声反对,但是眼神内的质疑之色涓滴不比诸家弟子少。
其音刚落,百产业中顿时响起一片质疑之声。
诸家弟子也无不点头,可贵与杂家保持分歧。
面对天下人的质疑,又落空自家人的支撑,肖逸扫视全场,却俄然哈哈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