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昆和聂士成等清军将领也以为能够主动反击,攻打日军。
李鸿章给北洋海军发电,让北洋海军护送4000淮军精锐到朝鲜北部登岸,然后让这4000淮军精锐在朝鲜北部收拢败兵,在朝鲜北部建立新的一道防地,阻击日军。
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大部分都能够算的上是淮军最精锐的军队,统共划为四个防区:城北防区由左贵重所部奉军和丰升阿所部盛军等驻守;城西防区由牙山军驻守;城南防区由卫汝贵所部盛军和毅军之一部驻守;城东南大同江东岸防区由马玉昆所部毅军驻军;叶志超坐镇城内,居中调剂。
日本得知清军竟然逃脱了,顿时欣喜若狂,不但等闲占有平壤城,还在清兵的退路上设下埋伏。当天雨夜,撤退的清军中伏,阵脚大乱,人马自相踩踏,灭亡近2000人,被俘800余人。撤退途中清军丢弃火炮40门,新式步枪万余支、弹药、粮饷和别的物质无数,尽数为日军所得,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告终。
共有城门六座:南为朱雀门,西南为静海门,西北为七星门,北为玄武门,东为长庆门,东南为大同门。玄武门跨牡丹台山构筑。
林大鑫对着世人说道:“李鸿章大人已经号令北洋海军护送4000多淮军精锐到朝鲜北部登岸,收拢败兵,筹办在朝鲜北部再构造一道防地!”
战役在三个疆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疆场。14日凌晨3点,日军陆军第九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批示下,起首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建议打击。
在海军书院的集会室内,水兵和陆军的军官齐聚一堂,林大鑫开口说道:“没有想到我的预感成真了!朝鲜的清军在平壤被日军击败!并且在撤退的路上丧失惨痛!这是火线送来的战报,大师看看吧!”
其部下三位营官也前后阵亡,午后二时玄武门遂被日军攻陷。日军向城内推动,但是仍然遭到清军的奋力抵当,日军只得退守玄武门。
丁汝昌看着林大鑫问道:“看来你已经晓得了!此次护送任务,老夫筹办尽出北洋海军主力,很有能够在通往朝鲜的航路上,遭受日本水兵结合舰队,演变成我北洋海军和日本水兵的决斗!”
从海军书院出来的林大鑫直奔威海卫港口,在港口坐着船来到了刘公岛上的提督府。
日军又重新构造打击,乃至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都亲身带队冲锋,但是扼守大同江东岸的马玉昆部奋力抵当,关头时候与打击日军展开搏斗,自凌晨至午后,使得日军第九混成旅团毕竟攻不上马玉昆所部的阵地。
详细摆设是: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新获得弥补的陆军第九混成旅团5000日军由汉城解缆,沿大道指向平壤东南,从正面打击;野津道贯率兵5000渡大同江下流,打击平壤西南;陆军少将立见尚文率兵2000渡大同江打击平壤东北。陆军大佐佐藤正率兵3000自元山登岸,攻平壤北部,截断清军后路。
平壤原是朝鲜旧都,是朝鲜北部水陆交通关键和计谋重镇,位于大同江西岸,山环水抱,情势险要,城墙高大坚毅。
林大鑫又叮咛海军书院的陆军,持续练习,随时做好出征的筹办。
其二为平壤城玄武门外的疆场,为日军的主攻方向,是以集合了上风兵力,由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联队担负主攻。
海军书院的陆军和水兵军官们相互看看,没有人说话,等着林大鑫持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