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记国际在外洋的投资,包含英国澳洲及东南亚等地均表示欠佳,特别是在印尼的停业,赶上环球石油危急,产生约1亿港元的坏账,和记国际已陷人严峻的财务危急当中,有关公司开张的传言满天飞,股价暴跌。
“三哥,如果我们大量购入汇丰银行股票,必定会推高股价,你感觉汇丰股票不超越甚么价,值得采办呢?”李华虎问道。
“行,听你的!”
到了1974年,和记个人旗下各上市公司的股价已大幅贬值,但个人并没有将这类环境反应在账目上,反而操纵卖地收益以及都城地产上市所筹集的资金保持纯利并作派息用处,这是相称冒进的战略,希冀股市上升度过难关。
固然恒生银行市值超越汇丰银行,但这家公司并未成为香港上市企业中市值最高的一家,李华龙控股的别的一家上市公司金地个人才是市值最高的,十一月初。金地个人股价未低于33港元股,这家公司市值也为跌破33亿港元。
由李嘉诚建立的长江实业总股本4200万股,当这家公司的股价跌至3港元时,李华龙开端大量购入,破钞1680万港元,以每股4港元的均价,买入420万股,获得10%的股分。
牛市去了,熊市来了,恒生银行和汇丰银行的股价双双走低,但恒生银行一向没有跌破发行价(每股4港元),到了1974年11月初,汇丰银行市值跌至26亿港元,而此时恒生银行市值30亿余港元。
此时的汇丰银行只是一家首要停业在香港的地区性银行,还不是一家环球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