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山道:“我为漕帮做事,收些麦子度日。还不是混口饭吃,这年初东奔西跑的。”
高大山和孙可望走进厅堂,掌柜的正在拨筹算盘,口中念念有词:“四去六进一,三下五除二,三九二十七……”
“承你吉言,大师的日子都会好起来的。”老农说着又叹了口气,“咳!我可不肯像福祥家那样哦?”
“福祥是谁?”
老农飘飘然起来:“不是老夫吹牛,暮年我家也是有钱人家,从小就染上抽烟的坏弊端,家道中落以后,这抽烟的坏弊端却改不了啦!”
看天气就要下雨了,高大山决定在此避避雨,因而进了村庄,村庄里竟然有一家堆栈,堆栈名叫“泥屯堆栈”。堆栈不算小,另有个院子,院子里有马槽。
“客长,打尖还是住店?”店小二迎出门来问。
高大山又在四周访问了几拨人,没问出甚么可疑的东西,因为天气已晚,他们便在三河找了一家堆栈住了一晚。
老农又咕噜咕噜吸了一口水烟,畅快淋漓地吐出烟圈后,才道:“本年的收成不错,你们要钻大钱哦!”
老农抱怨道:“皇上的心机我哪猜获得?”老农说着就放下水烟壶,站起家来,“尽顾跟你们说话了,我地里的活儿还没干完呢!看这气候,明天必将又一场大雨。”
第二天,他对孙可望道:“离即位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你随孤出去逛逛,散散心。”
掌柜的道:“小本买卖,举步维艰。就是近二个月买卖好了些,平常的过客未几,未几。”
“是不是要微服私访?”孙可望又问。
饷午,他们来到大运河边,见到一个小渔村,村名叫泥屯,看上去约莫三十四户人家。
“老乡放心吧,日子会渐渐好起来的!”
高大山本想探听陈圆圆去了那里削发,话到嘴边又咽了归去。
高大山筹办在此歇息一晚,第二天再回京。
高大山客气道:“多有打搅!”
老农吐了一口烟圈,道:“是呀,本年是个好收成。传闻新皇上就要即位了,要免收我们农夫很赋税,就不晓得是真是假。”
韩雨烟离京去山西接她父母以后,高大山想起陈圆圆,感觉仿佛对她做的有点绝情,因而叫来李德容扣问阿谁陈圆圆厥后的环境,李德容奉告他,阿谁女子醒来后,说话有点语无伦次,厥后传闻出嫁做了尼姑。
这里四周都是金灿灿的麦田,一片连着一片、一田接着一田。轻风吹来,针尖一样的麦芒跟着风的摇摆而飞舞,本来很有些气势的尖刺却在风的摆动中,像贵妇般的娇媚,像贤妻般的轻柔,像少女般的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