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的这几个兄弟,都不是疲塌的性子,内心拿了主张,很快就付诸于行动。分歧于安逊担忧长辈的反对和弹压,安远倒是感觉长辈们附和的机率更大些。环境也正如他所想,长辈们对于他们设法还是很同意的,独一让他们担忧的,也仅仅只是安闲的投资罢了。
但是,四兄弟不晓得的是,在过后,安成祖偷偷找了安父,说是老爷子说的,如果这买卖做成了,那便算了,如果不幸赔了,甭管是谁家的孩子,他们两家都得给凑钱,哪怕掏空家里三代的老底儿,也不能让安闲在夫家难堪,让王氏族人们看不起。
争得了长辈们的答应,三兄弟就繁忙了起来。找店面,找货源,兼带考查市场……一通繁忙下来,等安闲再次见到他们,已经是大半个月后的事情了。
本来安远还想投桃报李,让安闲把他亲大哥安达也拽出去,但被安闲回绝了。他本身掺杂出来,也只是出个资罢了,帮手的意义大于对将来好处的想往。并且他们家并不参与此中的运营,也就不会在今后跟大伯家兄弟俩因为财务的胶葛而伤了情面。
至于店铺的事情,按安闲的建议,既然想做,那就要有做好的决计才行。一个小小的山货摊子,跟牢固的山货铺子那是天差地别的,即便收益再好,也尽能够刚够温饱罢了。并且,说实话,山货毕竟也是压货的买卖,并且折损严峻,安逊积累的5、六两的银子,小吃摊子还行,还真不必然够开山货摊子的。
安闲本来觉得,自家年老是个小本钱的买卖,应当不至于等这么久才对,但是,等他们三个一起上门,他才晓得此中的启事。
…………
安远说,“开店铺固然有行商的怀疑,名声上也不会太好,但如果你这个山货铺子真的能做好,也是一件无益于乡里的功德。我们守着宝山,也都晓得山上有宝贝,可谁真的获得了好处?就连猎人,打了野味儿卖给店铺,获得的财帛也才实际代价的二三层罢了,太亏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