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誉侯点头,说道:“臣听陈卓提了两句。”
文誉侯叹了口气说道:“圣上,娥儿那孩子被臣另有她娘娇惯坏了,特别是这么多年,长在乡野,是以性子也不如这都城里长大的蜜斯们那么好,臣之求圣上一件事,看在老臣与您多年的情分上,那孩子万一做出甚么失礼的事,还请圣上多照顾她一些。”
文誉侯一笑道:“依微臣感觉,宸郡王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锦峰也晓得北魏来和谈一事吧?”因为文誉侯不上早朝,以是天子先提了一句北魏和谈的事。
程贵妃娇俏一笑,说道:“怕汤凉了,急着给陛下送来,竟是忘披披风了。”说着,将餐盒翻开,端出内里还冒着热气的汤,送到皇上面前,皇上接过了汤却没放开程贵妃的手,喝了一口汤,点点头说道:“汤还是热的,可你瞧你的手冻得冰冷”,然后又斥责程贵妃身边的宫女道:“你们娘娘没想着,你们如何不想着点给她披上披风。”皇上的一句斥责,吓得小宫女赶紧跪在地上叩首请罪,程贵妃笑着说道:“皇上,您瞧您把她们吓的,是臣妾本身急仓促的就出来了,您就别说她们了,行了,你们都起来吧,去外间等着我。”小宫女见皇上不再言语,仓猝忙的退出了内殿。
文誉侯心内了然,却一笑道:“圣上请讲。”
皇上说道:“哦,你还要走?”
本来呢,天子是想把北魏来和亲的公主指给宸郡王的,晋他为宸王,再让他将洛婉兮和魏公主一同迎进门,也算是对他莫大的夸奖了,并且也不算食言,但明天听宸儿说失落的那段时候是去了北魏皇宫,就万不能让他娶魏公主了,毕竟将来是不能立他为太子的,畴前也就罢了,如果他再得了北魏的势,恐怕将来没人能与他对抗,老三那边呢,又刚死了王妃,和亲这事等不得,看来也只能把魏公主指给老五了,只是这沈方宁若不嫁进皇家,实在可惜了,为了老五,又不能让宸儿与洛家丫头结婚,想来想去心中还是沉闷,忽听得寺人来报,说是程贵妃来给皇上送汤了。皇上说道:“让她出去。”
皇上说道:“你熬的汤当然好喝,还是跟当年你在王府给朕熬的味道一样,也就是你这性子,身份不管多高多低,都没有窜改。”想着三皇子,又问道:“宁儿这两日如何样了?”
皇上想起了请文誉侯的来意,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朕本日请锦峰来还是有一事相商。”
程贵妃一笑似是要转移话题,说道:“陛下还没说臣妾的汤好不好喝呢。”
皇上摆摆说说道:“朕只是心疼你,也心疼宁儿,等过几日,他王府中的事情都措置完,你叫他到你宫里来,安排御厨多做几道宁儿爱吃的菜,到时朕也畴昔,好好给宁儿补一补,他这位正妃过世,倒是哀痛,但日子毕竟还是要过下去的,更何况他还是三皇子,府中没有正妃也是不好,你这段日子也给他好好物色物色正妃的人选,等瞧好了,就跟朕说。”
文誉侯笑道:“臣在乡间住惯了,何况故乡另有家眷呢,此次进京,见过了陛下另有长嫂,小女也出阁了,臣也算是了了一桩苦衷,臣年事也不小了,此后怕是不会再返来了。”
皇上说道:“你呀,就是心肠太好了。”
当年长公主下嫁到陈家,皇上也算是在陈府长大的,与年事相仿的陈锦峰当年也算是挚交,见到陈锦峰现在也已两鬓斑白,不由感慨曾经幼年的光阴,竟有些不舍,也有些不忍,喝了口热茶,才开口说道:“娇娥那孩子嫁给珩儿过得还顺心吗?”
小寺人来请文誉侯,侯爷心道,女儿啊,该来的总还是要来,你本身选的路,当爹的也帮不了你啊,还是尽快离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