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莲宫赋·犹折空枝待君归 > 第六十八章 漫漫今世,执手解情深(9)(江山共画)
明德九年,帝整饬吏制,重振朝纲,大昭朝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有甚么可见怪的?倒是辛苦你了!”煜倾一面揽着我往御案边走,一面道,“我给你一个欣喜。”
“皇上。”我一步步向煜倾行去,盈但是笑。
是谁的光阴突入了谁的华梦,是谁的工夫委宛了谁的流年?是谁光阴的誊写了谁的篇章,又是谁春秋的篆刻了谁的史诗?
“好啊,郎君既然说了,可不能忏悔。”
明德十一年,帝鼓农商,兴水利,惠民生,万民推戴之。
此时煜倾正立于御案旁,手执御笔于桌面上缓慢地点勾皴着,挥笔落墨之间风华尽展。他闻声我的叫喊抬开端来,将笔搁回笔架上,绕过桌子走近我,恰好握住我抬于髋部的的双手,佯装不悦:“不是皇上,是郎君。”他引着我走了几步,又一手环上我的腰,温言道,“早就派小喜子去唤你了,如何那么久才过来?”
我低头答:“方才后宫有些事急情于措置,就拖了些时候,但愿郎君不要见怪就好。”
我不解地接过笔,正愣神间,他将本身的手覆于我手上,往下压近画卷:“因为我但愿这万里江山中,不但是我,也有你的一笔。”
“欣喜?”我噗哧一笑,用心打趣,“是新作的词还曲直?”
穿过正殿拐个弯再往前走,便到了御书房,我晓得煜倾就在这里等我。
明德十二年,大昭朝四方安乐,欣欣茂发,百姓安居乐业。
明德十年,帝允厥后协理政务,皇后聪慧过人,常问政事,帝数纳其言,人皆以“贤”赞之。
当那幅画卷被竖起来后,我不由呆住了。巍峨的高山,淙淙的河道,广漠的农田,繁华的贩子……每一笔每一画都透着一股子豪气。不过让我感到很奇特的是,画卷中的很多处所都莫名地被留白了。
我这才发明那两名宫女各捧着一个画轴,两个画轴中间是一幅极长的画卷,而画卷的一部分正贴在方才煜倾落笔的御案上。
面前是宏伟寂静的宫殿,金瓦朱墙,檐牙高啄,入得室内更见数幢梁柱直抵屋顶,其上竟以真金为漆,梁上精雕细绘的九龙腾云图,再加上垂吊而下的巨型水晶宫灯折射的光芒,无处不是金碧光辉。沿着朱红色的的地毯往前走便可看到正火线有几级台阶,其上的金色龙椅显尽威仪,背后是一漆金架屏风,亦以九龙为图样。
“举起来吧!”煜倾抬首表示立于两旁的宫女。
“这,就是朕的万里江山。”煜倾手指尖由画卷的头指到尾,现在的他完完整全就是一个指导江老虎临天下的帝王。
他望定我的眸子,语气慎重而果断:“我刘煜倾发誓,此生此世,定不负卿。”
煜倾欣然笑了,他号令两名宫女将画卷放下,然后带我走到御案,执笔点了多少墨,却不落笔,反是将笔递给我。
我被他的派头所震惊震惊住了,但还是忍不住问道:“为甚么这画卷上有些处所是空缺的?”
我永久都忘不了那天煜倾在我耳畔许下的信誉:“婉莲,待天下大定,我们的孩子能单独撑起这个天下时,我们便离开这世俗骚动,隐居山林,白头偕老,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