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莲宫赋·犹折空枝待君归 > 第十六章 韶音脉脉,哪谙寂寞人(皇上)【三更】求首订~
我低头巧笑:“臣妾才疏学浅,让皇上见笑了吧?”
“不,不!你这一首《问莲》问得风趣,也发人深省。”皇上道,“人们赞美莲花多数只因其‘出淤泥而不染’而将其供作圣物,更有人只将其看作是一种风景,甚或装点,因此必定与淤泥、垂柳相伴了。你的问莲,确切问出了新意,问到了点子上,让人深省。‘岂堪婷盈淤里伫,恁得身染池泥回?’面对世俗成见说得理直气壮,也为最后的发问作铺垫。最后一句‘世人皆道莲无垢,可解莲心苦为谁?’确切大多数世人看的都是莲花大要的风韵与干净,却很少有人存眷到莲的内涵。以是你的这一问问得大义凛然!有力!痛快!足以让天下浩繁的文人骚人瞠目结舌!”
听得皇后如此说,大伙也就纷繁告了退。
我见着皇上失态至此也乱了方寸,只得悄悄唤道:“皇上……”
清吟见我神采惨白担忧地问:“要不蜜斯歇息一阵再走吧?”
正怔愣间,皇上身边的李公公上前俯身道:“众大臣还在勤政殿等着皇上您呢,皇上您看要不……”
“那么当她们哀痛了如何办?”
听着世人一言一语的猜想,我犹疑着小声问:“是不是……‘故峯雪’?”
我微微怔然,但是还是感觉心口有块巨石抵着,强忍了泪淡笑道:“娘娘说得极是,臣妾受教了。”想来也偶然再在这儿与众妃嫔听曲了,略顿了顿,又道,“娘娘,臣妾迩来身子几次不爽,本日出来得久了,自感非常疲惫,请娘娘准予臣妾先行辞职了。”
一弦涟旧曲,双泪染红妆。
“传闻鱼的影象是长久的,这一瞬的哀痛,或许下一瞬就忘了呢?”
遥遥暮宇深,模糊约约中,唢呐和礼炮的声音自远方传来,固然传到玉晚宫这里已几近弱不成闻,但它们却在进入我的双耳后被无穷放大,震得心口也微微地生疼。
我淡淡地“嗯”了一声,坐到状台前,看着尚香将我发髻上金玉珠钗一只只取下来,然后卸了妆,最后又替我褪下了绯罗蹙金刺五凤长袍。我望着镜中的本身,没有了胭脂铅黛的讳饰,我的面庞格外的惨白毫无朝气,双眼更是委靡无神,尽显衰颓。
动听的乐曲于御花圃中响起,流利超脱,不由令人流连此中而忘其所身。在奏了几首愉悦欢畅的曲子过后,只听韵烟一颤琴弦,别的几名吹箫的乐工也跟着蓦地转调,幽沉的琴音和缓远的萧声合在一起,仿佛一轮朗照的秋月,清幽洁白间又透着些凄婉。
我巧笑嫣然:“臣妾愿以一试。”
清吟搀扶着我于亭中坐下,我环顾四周,入眼的尽是佳木成阴,团花似锦。但是到底是入了秋,很多树木上的叶子已经有了枯萎的势头,金黄色的叶片挂在树梢上,一阵风吹过便是一阵金雨纷繁。路旁的花更是开过了极尽荼蘼的衰颓,一朵朵耷拉着脑袋,再有力撑起它们的鲜艳与妖娆。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早知如此绊民气,何如当初莫了解。”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奇:“贵妃无妨说来听听。”
我端起第一柱香时,便觉有一股极浓烈的苏合香的气味扑鼻而来。接着便我端起第二柱,仍然是苏合香的气味,只是没第一柱浓烈。但是当我再端起第三柱,固然还是苏合香的香气,但此中却模糊掺了些许如有似无的辛辣之气。我思考一阵,暗自用笔在纸笺上画下了“故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