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的人是一名面庞线条表面清楚,浓眉大眼的中年青衣男人,留着连鬓胡,身上穿戴健壮又便利行动的短打青布衣,浆洗的干清干净。
“这是甚么?”
那孩子待要再问,却被墨先生出言制止,喝道:“讲堂之上不成随便鼓噪,素问婆婆送食玉汤善举,倘如果你肆意索要,又跟不劳而获有甚么别离?还不快坐好,放心想你的下联。”
能够听课的孩子都还太小,脑回路只逗留在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类现成的对子上,七言的句子还是有些难度。
“好,老身这就筹办。”素问婆婆依言给他弄了一大包食玉,一桶山泉,胡不归十足支出匕首空间,问明白了方向,就朝着后山老杏树走了畴昔。
墨恒反复了一遍,感觉颇是对劲,说道:“不错,对仗工致余韵不断,仙君给的下联你们可记着了?”
“老身自知所赚不敷布施的,甘心今后将统统分账都用来供应孩子。”素问婆婆觉得每日让孩子们白喝食玉汤,胡不归内心不肯,就先把罪恶大包大揽了下来。
只听得他朗声说道:“花褪残红杏小,这是我的上联,看看谁能先对上来。”
胡不归这一回细细咀嚼,发明用三昧真火做的食玉汤苦涩不腻,又有一种说不出清灵之气,让人喝了有些上瘾的感受。
胡不归笑着说道:“我看孩子们都饿了,不如我给答答看,如果墨先生对劲,就放这些孩子歇息一会,一起喝点食玉汤再学习不吃,俗话说肚里有食心才不慌,吃饱了脑筋才矫捷。”
他恭恭敬敬的将这两筒先奉与胡不归和墨恒,就跑着去帮其他同窗煮食,不大一会儿就人手一筒。
墨恒一笑,让他下课,胡不归将带来的食玉交给赤焰,让孩子们一起上山砍了竹筒来做容器。
一口下去奇经八脉仿佛都被扫荡洗濯了一番,每天服用的话,当真是对修仙者有说不尽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