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沉非细心看时,本来这扮演老头的,是个姣美后生,白净面皮,双眉分扫,一鼻垂钩,风韵英伟,边幅清奇。
杜沉非道:“恰是。不过我也不急,能够渐渐来。”又沉吟了一下,问道:“万兄,一份如许的报纸,普通卖多少钱?”
“竹竿子”说道:“好!既然大师这么热烈要求,我就把白胡子老爷爷和孩子给大师找返来。”
万摇铃道:“是江湖上很驰名誉的报纸,我就看过两份,一份叫作《武林窗》,一份叫作《无多妙闻》,都是自行雕镂印发,各地都有发行机构,一个月两期。”
那人大笑道:“这位大哥,我不是神仙,这个只是把戏罢了。”
世人见演出的艺人都消逝得无影无踪,有钱的人又纷繁往台上扔了些钱。
那人见了杜沉非神采风韵,赶紧道:“这位兄台过奖。我这把戏,实际上,是应用各种道具,制造出这类让人感觉不成思议、奥秘莫测的假象,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结果。就如三国期间的左慈,就是个大把戏师,能让酒杯变成飞鸟。能遁入壁中霍然不见;吴国也有一个叫徐光的人,善于‘种瓜植树’,播下种子,很快长苗生长并成果。”
万摇铃道:“杜兄这个主张非常好。只是要设立很多发行点,快马加鞭送往各处,没有大财力难以办到。”
三人便出了这南瓦子,来到不远处的熙春楼。只见那店门首彩画欢门,设红绿杈子,绯绿帘幕,贴金红纱栀子灯。中间高高竖着一根旗竿,顶风飘着一个玳瑁红酒旆子,上面大书着:“熙春楼银瓮子中库”,雕檐外一面扁额,写着“熙春楼”三个字。
牛犊先见了,却不管好歹,纵身跳下台去,扯着那人的衣袖。世人都吓了一跳,觉得这牛犊先提着柄大斧,下台要行凶,没想到牛犊先道:“神仙,你学的甚么仙术,是如何下来的?快奉告我!”
万摇铃便对杜沉非说道:“杜兄,我明天也已经无事,兄台如不嫌弃,我们三人去隔壁旅店熙春楼去喝一碗,如何?”
万摇铃笑道:“杜兄,只要有才气印刷出来,就没有卖不出去的,这类报纸在江湖中非常受欢迎。”
牛犊先道:“把戏是甚么?”
杜沉非也吃了一惊,道:“万兄,你如何就晓得这个称呼?这只是一两个熟人随便乱叫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