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报酬,淮泗山民又岂能不举族迁来!
此时位于代郡。现在鲜卑寇边,经常抄掠。代郡百姓十不存一,百业荒废。想要煤炭,只能去武安。
刘备此时,已不能用常理去推论。
《水经注》:“黄水又东注武州川,又东历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导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广减尺许,源深不见底,炎势上升常若微雷发响,以草爨(cuàn引火)之,则烟腾火发。”文中所记录的火山,也就是后代的大同煤矿区。
信中说:“一日上三台,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云烧此,消复可用,然(燃)烟中人不知,兄颇见之不?”这里所提可燃烧的石墨,便是煤。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说的是常理。
煤是先民最早操纵的能源之一。战国时便有将煤炭用于军事的记录。《墨子·备穴》:“百十每(煤),其重四十斤,然(燃)炭杜(佐)之,满炉而盖之,毋令气出。”
笼炉种火,便是指熏笼、火炉里的火种。
全部封地的微缩地形图,亦被苏伯造出。与楼桑邑的地形图归并成在一起,摆在五楼书房正中。野林、白泽、丘陵、河渠、城邑,一目了然。蔚为壮观。百里之遥,居高已没法窥全貌。郦城、督亢,刘备数日便要乘车轮舟前去检察。两处督造工地,每来必有窜改。重楼垣墙拔地而起。从野林中挖来的巨木,植在城中门路两旁,摆列成行,遂成林荫大道。另有一起随家人北迁的牛羊鸡犬,散落其间。令新造的城邑,更加充满人气。
壮劳力一日工两百钱。健妇一日工一百五十钱。老弱也有八十到一百钱。壮劳力一月便有六千钱。撤除隆冬盛暑两个月,一年可得六万。一栋宅院两年便可还清。而每户分到的五十亩美田,是无需费钱的。
时煤称石墨,墨井即石墨井,石墨井即煤井。井深八丈,指井筒深度。并非包含井下巷道延深。当时已用八丈立井采煤,其出产范围可见一斑。
体味后果结果,刘备久久无语。
“武安冶铁”的武安县,便在魏郡。楼桑所用花铁,皆从武安运来。
两千钱,普通齐民又如何能出的起。
薪柴,即柴火。大者谓薪,小者谓柴。
时下,煤炭开采技术趋于完整、燃用技术日臻成熟。煤炭开采、利用,因为获得了进一步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