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头。雄师兵分三路,出关两月,转战千里,麾下很有死伤。空耗粮草,别无寸功不说,还险遭大败。若就此退兵,朝堂之上又该如何交差?若不能胜,立下的军令状又该如何交代?
待把坚砖搬空,理出通道,战役早已结束。哪还轮到我等去分一杯羹!
自古豪杰出少年。
思前想后,唯有罢休一搏。又细细查验刘备手书,大汉临乡侯、胡骑校尉兵符印鉴。确认无误,三人这便盘算主张。正如刘备信中所说,千秋功劳,在此一举!
血战七日,面色如常的刘备,此时忍不住泪洒城头。
我大汉朝就是有一股源自贩子,磨砺江湖,雄踞四海,傲视天下的痞气。
一汉当五胡(一个汉人的战力大于五个胡人)。又岂是说说罢了。
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皆疆场老将。得知鲜卑雄师正围攻白檀旧城。混乱局势立即一清二楚。日夜骚扰的皆是鲜卑所布疑兵。只为管束三路雄师并无多少战力。三人一战破敌,直奔白檀城。日夜兼程。用最短的时候,赶到疆场。
刘备不敢怠慢,顺次回礼。
见刘备少年竟未及冠。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颇多感慨。
如虎入群羊,杀入鲜卑大营。斩马刀摆布劈砍,一起断头无数。马踏联营后,又透阵杀出。直冲鲜卑乱军而去。乱甲士头攒动,摩肩接踵。劈砍已无用,大汉马队纷繁纵马踩踏。一时血崩如雨。弃马攻城的鲜卑雄师,猝不及防。惨死于铁蹄之下。被踏成肉泥!
即便胜券在握,刘备也涓滴不敢放松。城头弓手严阵以待。拒马鹿角,塞门刀车,筹办齐备。这才命人裁撤门洞内的方砖。鲜卑雄师早已溃败。临阵脱逃的三部鲜卑大人,自有乌桓、匈奴去追。大汉虎贲尽力收割藏在鲜卑营地内的残兵。至于阵中那座金光灿灿的黄金王座,已被兵士团团围住。
城下刹时惨死一地。
少君侯以‘给事黄门侍郎,兼领胡骑校尉’。官职与三人相若。皆秩比二千石。除了胡骑校尉的官职,刘备另有汉临乡侯的爵位,故而三人先施礼,亦有示好之意。
筹办多时的三弓床弩、板楯黄弩、水龙弩、盾弩、神射,射雕手,万箭齐发。
愣了半晌,才六神归位。仓猝取图来看,顿时心领神会!
为攻城,鲜卑精骑纷繁弃马。现在撤兵,又无同一号令。因而乱哄哄的挤作一团,相互裹挟踩踏着向后退去。火线箭发如雨,忽听火线马蹄声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