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三人拜别,这便说道:本该是你的功绩,凭甚么要分给别人?
一旦乌桓各部由逐草而居的游牧,向农牧定居窜改。再辅以通婚教养,百年后也会如淮泗诸蛮一样,融入大汉。
刘备笑答:实在全部过程,便如三人所说。若非兵分三路,直捣弹汗山。王庭又怎会东移?若非三部鲜卑主力,只顾与三路汉军胶葛。兵力不敷,王庭又岂会如此等闲被我夜袭攻破?若不是三路汉军及时赶到,又怎会有本日之战果?独一辨别,不过是晓得迟早。早知,晚知,对我来讲,并无分歧。而对三人,却大有分歧。
听闻帐别通报,一向心胸忐忑的大阏氏,清算衣裙,起家相迎。
乌莲点头称喏。
乌莲嘴角一撇:“既如此,何不追回?”
刘备深思道:越快越好。
新任单于,胸口缠满绷带,正倚在病榻上看书。
一千西乌铁骑,并数百高车王骑,另有一千大汉精骑,皆一人三马,庇护数辆高车,东进平冈,直抵柳城。与已击溃东部鲜卑的辽西汉军,合兵一处,寻路北上。前去高车部族。
乌莲与刘备春秋相仿。明净偶然计。这便将刘备之意,和盘托出。听闻刘备要放归她返回高车部落,大阏氏喜极而泣。七日血战,鲜卑损兵折将,未有寸进。反被三路汉军一击而溃。
刘备反倒要安慰她:即便如此,数次奔袭,七日血战。斩首两万余级,也是大功一件。
须知,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乃求戴罪建功。护乌桓校尉夏育,匈奴中郎将臧旻,皆是世之良将,有功于社稷。此次出兵,朝堂表里,多有反对之声。若不能胜,必遭非议。轻则贬为百姓,重则身故族灭。我大汉少三员良将,却让四夷鼓掌称快。且,此次北伐动议,便出自护乌桓校尉夏育。若无他上表,便无本日之大胜。
马队皆上马攻城,故而鲜卑营地马匹浩繁。
乌莲又说,大阏氏归家之日,便是檀石槐授首之时。
刘备萧洒一笑:“江湖路远,各自相安。”
想着二人毕竟是伉俪一场,乌莲不由得心头一软,这便伸手将她扶起:少君侯还问,大阏氏可另故意愿未了?
大阏氏又谢。
养马必然要游牧么?
关内虽草场有限,可刘备却已想好。
三郡乌桓只需环绕苜蓿郊野,圈建牧场。割草豢养马、牛、羊。战马、耕牛、羊毛,皆可与汉人互市。调换丰衣足食。待兵精粮足,便挥师北上。抄掠化外胡人。强大部族,何乐而不为。
见是刘备,便要强行起家施礼。却被刘备上前制止。南匈奴贵族,多精通汉文男人。屠特若尸逐单于亦不例外。
大阏氏言道:俘虏中有高车懦夫,乃是妾身保护。可否一并放归?
乌莲点了点头:今晚我便送她归家。
大阏氏闻声,不悲不喜。悄悄顿首,佩服在地:妾身服从。
刘备又叮咛:你且去和大阏氏商讨,看她如何计算。
再说,我若将功绩揽于一身,申明过于显盛。朝堂高低,必遭人惦记。禁中表里,便是我家天子陛下恐也会顾忌。今后行事只怕有诸多不便。将功绩分润给众将,一石数鸟。何乐而不为?
刘备想了想道:出兵前我曾去信崔廷尉,扣问赵苞为人。或可作为定计出征前,亦把他算在此中的证明。
遵循胡人民风,大阏氏也就与各处的牛羊一样,成了克服者的财物。刘备若用她皋牢乌桓,送给部下胡人亦是平常。现在获知喜信,焉能不泣。
乌莲叹了口气:你倒是看得开。
一向立于刘备身侧的乌莲,却心生愤激。
苜蓿。西汉时便已传入中土。厥后两千年竟未能物尽其用,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