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成了大齐最高贵的长公主驸马。更可贵的是,伉俪相得,非常恩爱。昌平公主从不以公主身份逼迫夫婿。
建文帝也一样爱好活泼聪明的小郡主。听闻小郡主在椒房殿,立即丢下梅妃母女,来了椒房殿。
残暴凉薄的实际,给了她狠狠一击。
略显庄严的椒房殿,今晚连宫灯也比常日温和很多。
俞顾两家是世交,俞皇后和顾娴之是多大哥友,常日来往密切。顾娴之一向单身未嫁,经心打理莲池书院,对侄儿顾清非常心疼。
外向少言的性子,也有一桩妙处。不想答复的时候干脆杜口不语。谁也不会和一个“阴霾孤介”的半大孩子计算。
六公主微不成见的抽了抽嘴角。
想到阿谁至今藏在暗中的幕后凶手,她惊骇又彷徨,恨不得将儿子捆在身边,不让任何人靠近……
……
宫中伺寝的端方严苛。像她这等长年养病的嫔妃,底子无资格伺寝。若不是沾了六公主的光,便是想见建文帝一面也不易。
建文帝目中暴露对劲之色,又问道:“在书院里,可曾结识同窗?”
顾家是书香王谢,家风清正,以科举进身的子孙浩繁。虽未出过阁臣六部堂官这等显赫官员,如翰林言官之类的清流官员却很多。另有很多外任为官。在朝野间很有清誉。
顿了顿,又苦笑道:“母妃没用,不得你父皇的欢心。今后,只能靠你本身了。”
建文帝驾临寒香宫,是为了看望女儿,不会过夜。
六公主走上前,扶住梅妃的胳膊。
梅妃硬生生地挤出一丝笑容:“臣妾恭送皇上。”
六公主眸光一闪,点了点头。
宫中生了子嗣的嫔妃们再多,也无人能超出俞皇后。
六公主的表情也不美好。
俞皇后满面笑容地抱着四岁的小郡主,耐烦又和顺地陪着说话。昌平公主和驸马顾清坐在一旁,俱是满脸笑意。
俞皇后对外孙女爱若珍宝。
帝后幼年了解,情义深厚。
昌平公主和顾清自小便了解,青梅竹马,结为伉俪,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顾清秉承了顾家人善于读书的良好基因,在松竹书院里就读时,每一年的岁考都是头名。十七岁时,顾清更是一举中了榜眼。殿试一过,建文帝便下旨赐婚。
然后,眼睁睁地目送建文帝快步出了寒香宫。当建文帝的身影消逝在面前,强忍着的泪水立即滚落。
独一的遗憾是,昌平公主和顾清结婚以后,一向迟迟没有身孕。直至四年前,才生下了女儿顾舒瑾。
不能过夜,能留下一同用晚膳也好。也让那些势利的宫人们看看,她并未全然得宠。
梅妃目中暴露一抹黯然,悄悄低头不语,心中涌起熟谙的苦涩。
驸马顾清,是顾家嫡子,也是顾娴之远亲的侄儿。顾清比昌平公主年长一岁,生的清俊非常,温文儒雅。
送她去莲池书院,公然是精确的决定。才一日风景,便已比昔日活泼多了,也肯张口说话了。
公然,六公主一声未吭,建文帝也不恼,反而笑着自责:“父皇春秋大了,愈发啰嗦,这等小事也要问个没完。罢了,你不想说就不说。”
听闻长女的名讳,建文帝目中闪过高兴,不假思考地说道:“朕立即畴昔。”
没有宠嬖,总算另有儿子陪在身侧。
六公主目中闪过一丝奥妙的警戒。
建文帝已看了过来,语气中并无歉然:“朕他日再来看你。”
本身没甚么渴念之情,倒是无所谓。不幸梅妃,满心希冀欢乐还没来得及露于脸上,便被一盆冰水浇得透心凉。
“是,安平谨遵父皇之命。”六公主终究张口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