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宫凤华 > 第五十一章 替考(二)

我的书架

字字句句戳俞皇后心肺。

“永宁,你今儿个如何俄然进宫了?”

世人满身一震,再顾不得半丝颜面,连连叩首告饶。

俞皇后神采淡淡,随便嗯了一声。

建文帝幼年时便是个犟脾气,认定了俞莲娘,执意要娶她。李太后心气不顺,对儿媳格外抉剔。

顾山长神采冷冽,目光在色如筛糠满面泪痕的孙夫子脸上转了一圈,又扫过四个面色如土的巡考夫子。

婆媳干系卑劣,永宁郡主是李太后的人,俞皇后对永宁郡主从无好感。

一边说着,一边上前施礼。

“按着莲池书院的端方,你们五人立即起被开除出版院!”

李太前面色一沉:“小九刚满周岁,得细心看顾顾问。你身为皇后,虽无嫡子,对诸皇子也该多多上心。”

俞皇后心中悄悄讽刺地嘲笑。

昌平公主八岁那一年,宫中有了二皇子。以后庶出皇子一个接一个地出世。

铁证如山,赖是赖不掉了。

满心焦炙的永宁郡主,快步进了正殿,一昂首,便看到了端坐不语的俞皇后。

婆媳是天生的朋友。

俞皇后不便立时便走,干脆也留下了。

俞皇后应了声是。

惨厉的哭声告饶声交叉在一起。

莲池书院里设有五年教程。每一级的门生只要十二人,讲授六艺的夫子,再有教诲女红厨艺园艺等科目标夫子,加起来足有十人。

这句话用在李太后和俞皇后身上,最合适不过。

她也不明白!

俞皇后生下昌平公主后,再无所出。李太后以子嗣传承为由,命建文帝广开后宫。建文帝周旋数年,到底还是顺了李太后之意。

这五十个夫子里,有十余个当朝大儒和翰林,三十余个女夫子。

李太后经常拿此事膈应无子的俞皇后。

李太后已年近六旬,便是保养得再佳,也鸡皮白发,垂老迈矣。只是,李太后不肯服老,每日穿戴得非常光鲜,妆容稠密。

……

永宁郡主:“……”

到底是如何回事?

坐在上首的,是大齐李太后。

莫非是老天长了眼……

呵!脂粉涂得这般厚,穿戴素净的亮黄色,活像个老妖精!

又皱眉道:“听闻小九病了?”

俞皇后神采未变:“母后说的是。儿媳身为嫡母,对儿子们岂有不经心之理。”

季夫子哑然无语。

顾山长又道:“其他四人,先关在书院。我带着两份试卷和孙夫子进宫觐见皇后娘娘!”

永宁郡主定定神,挤出一丝笑容:“永宁心中不时惦记皇伯母,只怕来得太频繁,令皇伯母生厌呢!”

“我是一时鬼迷心窍,做了同谋。求山长部下包涵,将我留下吧!”

李太后对永宁郡主非常爱好,闻言伸展眉头:“让她出去!”

婆媳多年,未见情义,只要积年沉怨。

面前的这五个女夫子,有两个和孙夫子一样出自宫中,别的两个则精擅棋艺和乐律。因无资格阅卷,被委派做了巡考收卷的差事。

李太后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应道:“哀家身材好的很,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李太后心中不快,正要持续挑刺,一个宫女悄悄出去禀报:“启禀太后娘娘,永宁郡主前来存候。”

“只要不开除出版院,让我等做甚么都行!”

别的四个一样收了好处的夫子,一起面无人色地跪在地上。

俞皇后碰了个硬钉子,也未变脸,淡淡笑道:“母后总喜谈笑。这等话,可千万不能让皇上闻声。不然,岂不令皇上悲伤?”

季夫子外冷内热,见不得这等场景,看向顾山长:“山长,孙夫子不能再留在书院。其他四位夫子,能不能网开一面?”

推荐阅读: 豪门战神     拳皇之梦     堕落,钱色门     拼夫     楚少的暖婚旧妻     天路     重生之老婆我错了     生于66年     官路风云     乡村诡事之午夜店铺     极品天师1     瑾毓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