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琉璃世琉璃塔 > 第37章 佛光天禧照

我的书架

这天是冬至,朱元璋带着朱允炆和几个后代来到天禧寺进香祈福。

天禧寺即前文先容过的江南塔寺之首,始于东吴建初寺的江南第一寺,位于都城西南角的长干里。自皇宫沿御道往南,由聚宝门出都城,过秦淮河上的长干桥,至雨花路便是。

慧忍见世人听得出神,朱元璋也仔谛听着,含笑接着说道:“佛灭度百年后,孔雀帝国的第三代国君阿育王同一天竺,为弘扬佛法,活着界各地制作了八万多个宝塔,把本来八个塔中的舍利取出分在这八万宝塔当中。这块佛顶舍利先是在天竺,唐玄奘大师西行天竺的时候见过,记录于大师的《大唐西域记》。直到唐龙朔元年,使者王玄策出使天竺带回了大唐皇宫。宋时封入七宝阿育王塔供在圣感塔内”。

慧忍这时参拜结束,起家肃容说道:“这塔里供奉的是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留下的。乃我佛门无上圣物。”

朱元璋轻声叹了口气:“不错。佛的古迹本来常有,不成解释。真有神通也未可知。”

要晓得朱元璋此时七十多了,这时最体贴的就是长命百岁,或者往生净土之事,此时听得慧忍说到舍利有如此神通,不由轰然心动。当下不动神采率世人拜了阿育王塔,心中暗自揣摩。

望了望朱元璋慧忍又道:“仰仗圣上天恩,洪武十九年弊寺得以建此三藏塔,今后才得安奉。老衲记得安奉那日,先太子亲身来拜,不世风仪令人叹服。”

慧忍道:“殿下有所不知。厥后唐末时天下大乱,兴教寺的僧众冒险将法师的灵骨护携至终南山紫阁寺内。可惜战祸几次,法师灵骨在山中也不能保全。赵宋瑞拱元年,弊寺方丈法政朝钟南山,于废寺危塔中发明了法师的这块顶骨舍利。方丈亲身背负千里,归于我寺供奉。”

出普贤殿,过中天井,大禅殿,法堂,祖师堂,才是天禧寺的后院。圣感塔高矗立立院中,再今后就是藏经阁和贮经廊,轮藏殿等和寺院后墙了。

这时天禧寺的方丈慧忍大师率着两个大弟子玄信玄知和寺里的众僧迎了出来。慧忍大师此时已经八十岁,一蓬银髯飘荡胸前,双目温润,红光满面;个头却矮小肥胖,披着的大红法衣有些拖到地上。

塔座四周雕镂着佛经殿故,朱允炆自幼熟读佛经,识得是“捐躯饲虎”“割肉贸鸽”“大光亮王施首”“须大拿王变相”四个故事。想到佛祖的这些善行,朱允炆不由感慨。(各位看到第一个词能够有点熟谙,不错,莲花在山上回绝李芳远的时候,就是用的这个典)

“这个孔是甚么?”宁国公主悄悄地在慧忍耳边问道。

天禧寺的大殿供的是释迦牟尼佛,手结说法印记,神态温暖宁静,双目俯视,端坐于莲花高台之上。五彩祥云四周环绕,顶上华盖缨络寂静。坛前是两大弟子肃立摆布,摩柯迦叶春秋稍长,以苦行闻名;阿难较年青,丰度不凡。

王直安抚道:“圣上对殿下体贴备至,殿下这几年进步很大了。何况封的淑女就要到京,或答应以解殿下孤傲。”

慧忍道:“关于佛舍利的灵验事迹,古来即有传播且屡有所见。《高僧传》就记录吴主孙权召康僧,令力士以砧击舍利,砧俱陷而舍利无损。殿下熟读经籍,当知《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说到舍利子有云,‘统统灵祇常当保护,寿命耽误见百秋已。命终决定上升都史多天宫闻法爱乐。更随志愿亦得往生十方净土。’舍利的奇异真不成言喻的”。

王直笑道:“陛下真龙天子,本来不需外物,反而是佛家一向欲依王事,佛舍利如能见到陛下,才遂了佛缘呢。”

推荐阅读: 我的七个绝色姐姐又美又飒     长生图     首席的掌心至爱     小仙不从     大龄租婚之老公很无赖     快穿之绝色     一品才女,帝君霸爱小娇妃     极品武皇修尊录     王者荣耀之绝世无双     我的女友活儿很好     诸圣之上     都市散财大神豪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