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借不借,我们家也没粮食!”
短短两日时候,队里其别人家为了保住自家的口粮,那是煞费苦心,好些都忍不住动了粗。独独老袁家,愣是因为舍不下颜面,把一年的口粮借了个七七八八。
没体例呀,不借不成啊,到底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啊!
借粮!
这都叫甚么事儿!
第七出产大队里,最着名的是赵家,因为大队长就是他们家的。其次是娶了俩赵家女的宋家,再然后就是老袁家了。
说来也是刚巧,老宋头和宋二拐是亲兄弟,而他们娶的媳妇儿则是一对姐妹花,不过是隔房的堂姐妹。老宋头的媳妇儿是赵红英,宋二拐的媳妇儿叫赵红霞,姐俩打小一道儿长大,因着家里就俩女人,加上性子类似,又嫁到了同一家,豪情格外得深厚。
张秀禾看得那叫一个目瞪口呆,要不是这碗糖水鸡蛋是她亲手煮好了并端过来的,还真觉得袁弟来这是在喝耗子药呢,瞧这不幸样儿……
“弟来,你就帮帮家里吧,我饿死了不打紧,可你弟弟你侄儿还没吃呢。”见女儿还在发楞,她干脆挑了然话头,“跟你婆婆借点儿粮食啊,等其别人还咱家了,我立马还给她。”
城里人吃的是供应粮,每人每月都限量供应的,本来前两日就该供应这个月的新粮了,可谁知,粮食迟迟充公上来,县里的三家粮店齐刷刷关了门,去问了也不晓得啥时候会有粮食。恰好城里人极少有囤粮的风俗,再说就是想囤粮也没辙儿啊,谁叫每月的供应粮都是堪堪够吃的。
赵红英更本事,她只自顾自的过日子,全然不怕有人上门借粮。对了,上一个胆敢来借粮的人,被她一手擀面棍一手杀猪刀,生生的追出去十里地,最后吓得摔到了苞谷地里,屁滚尿流的落荒而逃了。
“啥意义?你不肯借?你咋就那么狠心,看着你弟弟你侄儿被活生生的饿死啊!”
是挺惨的,说是惨绝人寰都不为过。
终究,她只能挂着眼泪送走了亲妈。回到屋里,伏在床上却越想越悲伤,越想越悲切。哪有当闺女的纳福,亲妈亲弟亲侄儿却连口饭都吃不上,咋会有这类事儿呢?
……
赵红英一贯看不上老三媳妇,要不是她家老三太没用,没本领长得还寒伧,都二十好几了还没讨到媳妇儿,她也不会看上袁弟来。
整整两袋子细粮,勒紧裤腰带起码能吃上半个月,这如果半个月后粮食还没调运过来,估计城里得饿死一大片。不过,那就用不着她操心了,再说谁家还没几个亲戚呢?
本来,老宋家是不欢迎外人来的,毕竟眼下环境特别。不过老袁家跟他们是一个出产队的,就算壮劳力少了点儿,可分得的粮食应当也是够吃的。既然不是来借粮的,赵红英感觉本身还是很好说话的,见就见呗。
因而,袁弟来见到了她亲妈,趁便被吓了个半死。
许是张秀禾一向傻站着没转动,赵红英伤害的眯了眯眼睛,刚要说甚么,张秀禾猛的回过神来,扭头就往灶间冲去,转眼就没了踪迹。
袁弟来被唬住了,一脸惊吓的看着她妈,结结巴巴的开口:“妈、妈你咋了?”
老三家的,又是老三家的!
这都进门两年多了,她就是再傻那也看破她婆婆了。借粮这档子事儿,搁在旁人身上,也许是要粮没有要命一条,可换成她婆婆赵红英,那绝对是借粮没门,你还得把小命搭上。
张秀禾一阵胸闷气短,要说之前她还能怪赵红英操纵完了就丢开不管,可这类事儿搁在他们大队里也不算奇怪。现在的题目是,她和袁弟来都生了,她的是个大胖小子,袁弟来生了个黄毛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