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仕成在处所被誉为“轻财好义,处所善举帮助弗吝”。一是赈灾济贫。广东地区常有灾情,潘仕成不止一次捐资赈灾,还倡种牛痘,建议官府、亲朋推行种牛痘,并为之代购入口种痘洋刀,运送洋痘种。各方人士和受患者均赞其“功德无量”。至于平常故交知己需扶贫济困,或婚丧嫁娶,或缺医少药者,他都乐意慷慨互助。
“没有,不过前一阵子传闻法皇归复原属圆明园的藏宝,好象和他有关,”陈鸿道,“传闻他为此挨了言官很多的参劾,几乎送命,我不便劈面探听,已经让萨拉写信给婉儿,探听详情,这几日当会有回书到来。”
“传闻他已将在十七甫的故居以三万八千两银子之价售出,申明其手头不济到了出售故居的境地。盐务本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何故会亏累至破家,其中启事尚无人得知。”陈鸿说道。
因为潘仕成的特别身份,海山仙馆不但成了一处权贵来往、文人酬唱之处,还成了交际场合。潘仕成以名流、富商身份,帮手在粤大员办理夷务交际,参与会晤本国使者和构和活动。海山仙馆成了清朝初级官员一处非正式的访问来自西欧交际使者和贩子的场合。琦善会晤义律、耆英访问法国驻广州领事拉地蒙冬、美国首任驻华钦差大臣义华业向耆英递交国书的典礼,均在该馆停止。
“对了,林鲲宇这阵子再无手札过来么?”陈廷轩俄然想起了林义哲,向陈鸿问道。
潘仕成在海山仙馆内保藏了很多古玩文物,包含很多宋元版本的古书和汉晋碑本,其所藏金石、古帖、古籍、古画有“粤东第一”之称。海山仙馆以其浓烈的岭南园林特性和与众分歧的文明层次,吸引了很多风骚名流。近人冼玉清谓其“一时骚人骚人,文酒之会,殆无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