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哗然,交头接耳,群情不休。一片噪杂声中,李世民木但是立,眼中精光闪动个不断,一分的惶恐,二分的苍茫,三分的迷惑,更多的是不信,即便他是一代雄主,到了此等时分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正值狼籍间,右仆射封德彝排众而出,大声道:“陛下改元,天公开眼,此乃大吉之兆,是我大唐应兴之表征,臣不敢不恭贺陛下。”
大典结束了,该是到了庆功宴的时候了罢,满朝文武的精力不免为之一振,倒不是是以时腹中空空,而是对宴前那些犒赏的圣旨望眼欲穿罢了,一见李世民从明堂上徐行而下,一起子大臣们眼中的绿光都开端明灭了,就跟一群恶狼也无甚辨别了罢,不过嘛,心急老是吃不到热豆腐的,还没等李世民走下台阶,一名身着七品寺人服饰的中年寺人仓猝而至,急步冲到了李世民的身前,面色冲动地说道:“恭喜陛下,燕妃娘娘生了,是个龙子,母子安然。”
谁?谁敢当着天子骂老天爷,嘿,除了襁褓中的那位只怕没有别人了,只可惜这小子就算再如何骂,那嗓子眼里冒出来的满是无甚差别的哭声罢了。这个胆小包天的家伙该是,哦,该当说宿世是叫李彤的混小子,北京人氏,某名校工商办理学硕士毕业,不过本科学的倒是跟办理八杆子打不着的印刷工程专业,在一家小印刷厂里郁郁不得志地混了几年,一狠心报考了个最时髦的工商办理学硕士,厮混了两年,刚削尖了脑门混进了国度构造,成了公事员,还是个副科级的办公室副主任,光管迎来送往那一摊子事情,正东风对劲着呢,未曾想一眨眼的工夫就成了初生的小屁孩,那表情就别提多憋屈了。
敏安殿位于太极宫内禁中心偏右,离着太极殿并不算远,也就是百余丈的路罢了,君臣们谈笑间也就到了地头,倒也费不了多少的时候,只不过世人刚走到敏安殿外,一大群莺莺燕燕的后妃们领着数量庞大的宫女们立马迎上前来,为的恰是当朝皇后长孙氏,这令一起子大臣们不免有些子手忙脚乱,呵,后妃们恭迎圣驾声、朝臣们拜见后妃声参杂在一块儿,好一通子混乱,不过如此噪杂的喧闹声却还是压不下初生婴儿那高亢的哭泣声,愣是将世人的猎奇心全都勾了起来,当然,如果世人晓得这小子为何而哭的话,只怕立马要有大半人被雷倒——“我靠你个贼老天,你娘的,怎地将老子折腾成这鸟模样,我靠……”
好日子倒是好日子,可就是典礼烦琐得很,一套套典礼整下来,天已过了中午,终究到了典礼最*的时候,跟着礼部尚书虞世南那声中气实足的话声响起——“祭告六合”,头戴冕冠、身着朱袍、脚蹬千层底棉鞋、手捧祭文的李世民器宇轩昂地徐行登上了太极宫外的祭天明堂,众朝臣依着品级在高台之下躬身而立,大家面色庄严。
眼瞅着朝臣们群情冲动,李世民的神采和缓了下来,笑着一挥手道:“朕受命于天,自当勤政爱民,望诸爱卿与朕共勉之。”
燕妃,隋蒲州刺史、扬州总管、左武候大将军、上柱国燕荣之孙女,四贵妃之一,貌仅中上之姿,然素有贤名,三岁识字,五岁而能文,有过目不忘之资质,琴棋诗画无一不精,号称当代才女,素得李世民之宠嬖,此女另有一个身份——大名鼎鼎的武媚娘之表姐,也是武媚娘入宫的红娘,当然,此时的武媚娘才不过三岁,离着入宫还早着呢,临时略过不提。
封德彝精通历法,夙来为群臣所称道,此时正值民气惶惑之际,他出头这么一说,满朝大臣立马打蛇随棍上,不管是老成慎重的房玄龄、长孙无忌,还是威武粗暴的尉迟敬德、程知节之流,立马全都齐宣称贺不已,至于内心头是信还是不信那就只要他们自个儿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