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优厚的前提,让太学的那些外舍生,以及城中的豪门后辈看到了但愿。
赵汝愚等人皆坐在民德斋的堂内,既然招考结束了,接下去要做的就是阅卷了。谁来阅这个卷呢?李伯言?如果如此,赵汝愚这个做山长的是极其不放心的。毕竟李伯言才多大,让他担负这个遴选人才的重担,显得过分儿戏,难以服众。
李伯言针锋相对,“分饼如此,治学亦如此!若方向就错了,即便锦上添花地参杂些新学的内容,在伯言看来,不过是投其所好罢了。”
直到逼近傍晚,这些试题,才收了上来,叠了好几摞。陈傅良也是佩服,固然李伯言这玩世不恭的模样,常日里看着确切惹人嫌,但是一旦正儿八经起来,方可见微知著。
周必大、留正等人,也是在朝堂混迹成人精了,看过太多的明争暗斗,如许的三个题目,比之甚么仁义品德,确切太有感化于安身立命了。
三道题,不但让前来招考的学子们抓心挠肝,就是周必大、留正等先贤,都不免抚心自问起来,他们所但愿的汴学,除了兴商兴国以外,对于为人处世,又是一扇如何的极新大门呢?
留正捋须问道:“大郎,第一道钱荒的题目,正则的经济论中倒是提到过,只是这第二题,‘俩贪婪饿鬼分一饼,谁都思疑本身分少了,改如何分之,才谓之公允?’,意欲何为啊?”
八座分斋,两处大讲堂,都坐满了前来赶考的学子。对于这些饱读诗书的士人,特别是常常舍考的太门生而言,测验的确就是家常便饭。不但是这些人,就连赵葵赵范以及潘超,都被叶适跟赵汝愚赶到了考场,想要看看这几人的水准如何。
“双亲亡故,留钱一千贯,房一间,马车一架,车房不得转卖,兄弟三人皆不肯同住,如何分之?”
李伯言本来也不能幸免,但是当看到印好的考题时,别说叶适蔡幼学等中流砥柱了,就连赵汝愚、周必大看了,都头疼。这……这是甚么鬼题目?
李伯言挑了挑眉,反问道:“陈老,这是分一块饼,你健忘了题意之前,说的是俩个贪婪饿鬼,对您来讲,能够无所谓,谦让也就罢了,但是各取所需,也要讲究时宜,试问在荒凉当中,这块饼,多吃一点就能活命,你还让吗?”
七日以后,遵循招考打算,很多太门生以及豪门后辈,都抱着对周必大等人的崇拜、对丰富报酬的神驰,再一次踏入了汴学的殿堂。
以后那道题,一样是一个很简朴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