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死战,李典庇护曹仁下船渡河,曹军大半淹死水中,曹仁度过河面,登陆奔至樊城,令人叫门,只见城上一声鼓响,一将引军而出,大喝道:“某已取樊城多时矣!”
此时程昱恰到好处的拌红脸,劝说曹操,曹操因而不杀徐母,送于别室养之。
当日两军对阵,赵云出马曹将答话,曹仁命李典出阵。
程昱每日都往问候,诈言曾与徐庶结为兄弟,待徐母如亲母,经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是以亦作手书答之。
曹操不解,程昱开口说道:“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当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令人赚其母至许昌,令其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
席间刘备只见一人侍立于刘泌身侧,他视其人器宇轩昂,因而开口问刘泌道:“此是何人?”
程昱笑道:“十倍于昱。不过丞相要用徐庶,召来不难。”
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见了不由大喜,欣然拍马向前迎去,徐庶勒马说道:“我因心境如麻,忘怀一语,其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以后,其父名珪字子贡,亡于黄巾之乱,亮从其叔诸葛玄迁到此处,诸葛玄身后,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尝好为《梁父吟》,其所居之地有一冈,名卧龙冈,因自号为卧龙先生。此人乃绝代奇才,使君急宜屈驾见之,若此人肯相帮手,何愁天下不定!”
李典无法,当日曹仁自引军为前队,使李典为后应,当夜二更劫寨,时至二更,曹仁于夜引兵将近刘备大寨,只见寨中四围火起,烧着寨栅。
曹仁说完便喝刀斧手推出李典要斩,众将苦告方免,曹仁因而调李典领后军,他则自引兵为前部。次日鸣鼓进军,于刘备营前布成一个步地。
斯须席散,徐庶临别,回顾谓诸将道:“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切勿效庶之无始终。”
李典背负双剑见劈面是赵云,贰心中不由暗骂曹仁坑他,毕竟赵云的可骇比之当年的吕布也不遑多让,但曹仁是主将,他是副将,没办的他只得硬着头皮出战,李典与赵云比武,两人约战十数合,李典早已经使出浑身解数,此时内力不济,料敌赵云不过,拨马就往本阵跑。
李典皱眉说道:“将军,我虽在此,甚忧樊城,不如我们回军吧。”曹仁愤闷的说道:“今晚去劫寨,如得胜,再作计议;如不堪,便退兵回樊城。”
刘备爱之,欲收其为义子,刘泌欣然从之,遂使寇封拜刘备为父,改名刘封。当日刘备带刘封回,令其拜关羽,张飞为叔,关羽皱眉道:“兄长既以有子,何必用螟蛉?恐怕后必生乱。”
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乃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差一亲信人,持书径奔新野县,寻问单福。
刘备听了扶袖说道:“令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我宁死,不为此不仁不义之事。”孙乾忸捏而去说与世人,世人闻言皆感慨不已。
曹仁言是单福之计,曹仁话音方落,人群中程昱笑道:“此乃化名也,我晓得此人,他幼好学击剑,中平末年,尝为人报仇杀人,披发涂面而走,为吏所获,问其姓名不答,吏乃缚于车上,伐鼓行于市,后被市人识之,虽有识者不敢言,而后其火伴暗里挽救。厥后此人改换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尝与司马徽议论,此人不是别人,恰是颍川徐庶徐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