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朕就亲身下旨昭告天下,看看这个孝子到底有多大的胆量。如果他来都城请罪,朕还会饶他一命,让他去看管皇陵。如果他有反意,也怪不得朕心狠了。”
太子和燕王俱都回府中放心静养。太子妃和燕王妃在看到各自丈夫时,流了多少眼泪无人晓得。
安王的反应也不出所料。一边上奏折自辨,一边暗中集结兵力,占据了藩地四周的几个州郡。
此言一出,世人都是一惊。
皇太孙朗声应了,眼中尽是果断:“儿臣谨遵父王之命,毫不会让父王绝望!”
几位来面圣议事的朝臣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出言安慰。
一只手搀扶住了皇上:“皇祖父别气坏了龙体!”
但是,此次连累的人实在很多。被暗中正法的人不知凡几。侍卫统领杨圩和副统领孙毅俱被撤了职。
现在才一个多月,只能勉强下床走动罢了。别说主动请缨领兵出征了,就连上朝听政都不能。见不到皇上的面,也就意味着他没了殷勤奉迎的机遇。
皇上因刺杀一事而起的气愤也渐渐停歇。
圣旨上历数安王的错误,责令他立即进京请罪。
没了传旨的人,安王当然也就接不到要进京的圣旨。还是在藩地里待着,活蹦乱跳。
……(。)
翌日,皇上一道旨意,昭告天下。
只要再迟延上三个月,不,两个月就行,他就能抢先一步,夺过这一记过绩了。
一个月过后,皇上出发回京。
就让燕王在燕王府里一边养伤,一边眼睁睁地看着他一振声望,让百官诚服,让皇上偏疼正视!
好一记阳谋!
皇太孙年青力壮,非常勤恳,措置政事果断干脆,犹赛过太子。皇上看在眼里,心中非常欣喜。
“好一个安王!真是好大的狗胆!竟连传旨的人都敢脱手,这世上到底另有甚么他不敢做的事!”
“这个孽畜,朕毫不会饶了他!”
侍卫一五一十地将刺探到的统统动静禀报给燕王:“……雄师明日即将解缆。太孙殿下本来住在宫里,皇上特地下旨,让太孙殿下回府一晚。”
这道旨意,以最快的速率传遍了大周各处官邸县衙。不出五天,就传到了安王的藩地。众目所指,安王避无可避。
燕王府里。
皇上年青时也是杀伐判定的性子,曾经亲身领兵上过疆场。听到皇太孙这番豪气干云毫不包涵的话,毫无不悦,只要赞成。
可很快,皇上就欢畅不起来了。
皇太孙也是看准了这一点,用心鼓动皇高低圣旨,逼着安王不得不反。
江山后继有人,身为天子,岂能不欢畅?
太子晓得此过后,殷切叮咛皇太孙:“切莫贪功冒进,以朝廷之兵力物力财力,完整撑的起一场战役。安王固然野心勃勃,到底偏安一隅,远不及朝廷势大财厚。只要稳住情势,安王落败是迟早的事。平乱的军功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皇上怒骂了半天,心火愈发畅旺。一口气差点喘不上来,胸口喘气不定。
皇上接到线报以后,大发雷霆:“这么多人如何会好端端地就没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是见了鬼不成!”
皇上一转头,皇太孙沉稳冷凝的面孔顿时映入视线。皇上内心的火气奇特地停歇了很多,在皇太孙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燕王擅使诡计狡计!那他就用堂堂正正的阳谋碾压归去。
兵部尚书咳嗽一声:“还请皇上三思。如许做的话,安王但是不反也会反了。大周朝国泰明安,边关安静,已经多年未曾有过战事了。这战事一起,只怕百姓流浪失所,没有安宁之日。”
“与其坐等来日,不如主动脱手,趁着安王羽翼未丰,肃除了这个隐患。这才真正保得百姓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