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太太看孙半子的眼神也是极欣喜的,“这头一回当爹,不免焦急。阿幸这个就是顺利的了,多有头一胎要挣扎个一天一夜才气生的。”
何老娘还道,“当初就是你姑妈他们在外头仕进,今儿个在东明儿个在西的,离得远,不然说不得你就不是与阿念做亲,而是许给阿翼呢。”
余幸本是八月份的日子,约摸是头一胎的原因,七月二十就策动了,半宿就不舒坦,阿冽赶紧命人请了产婆过来,产婆是熟行,一看就知是要生了,赶紧与丫环们一道搀了余幸去产房,阿念这里又着小丫头去二房传话,着人畴昔告诉他娘。大半宿的,何老娘住在后一进,也没闻声动静。待得天明,才晓得孙媳妇在生孩子。
余幸想想就觉风趣。
“可不是么。”
阿冽两处报了喜,何子衿余太太都是闻信立即起家过来的,都是实在亲戚,见余幸安然出产,高兴自不必言。特别余太太,固然何家一贯刻薄人家,并不重男轻女,但孙女这头一胎,特别是余巡抚眼瞅要致仕,余太太天然是更盼着孙女生个儿子的。俗气一点儿说,有了儿子,孙女在婆家就真正的站住脚了。
余太太笑,“开启民智,自来是功德。我传闻阿念在沙河县时就多有在县学上用心,我们女人,虽不必科考,多认几个字,识些事理,也是好的。你这女学,不是我扫你兴趣,先莫求功,但求无过,这女学就成了一半。”
阿冽道,“娘放心,我晓得。”
然后,起完这卦,子衿姐姐就完整放心了。
阿念叨, “我觉着再过个三四年, 姐姐没准儿再生一对双生女呢。”
余幸笑道,“本就是。实在,就是帝都那些朱门大族也一样,那里就像很多人想的那般了,出来个旁支旁系就能代表家属的。不要说柳知府如许的旁支,就是靖南公远亲的儿子在外头吃了亏,靖南公都不必然去帮他找补返来。”
非论田太太柳太太如何相争,何子衿除了一意筹办本身的书院,交际活动就是回娘家或者到余太太那边说话,余巡抚说是要致仕,折子上了两回,朝廷也没批,但,余大人年纪在这儿摆着,明显也干不了多久了。朝廷估计是新君即位,朝中千头万绪的事情太多,一向没腾脱手来,或者是,余巡抚在北昌府多年,先时北靖关不稳,朝廷就欲令余巡抚在这里坐镇一二。
余幸八个月后几近就不出门了,多是扶着丫环在园子里转一转,要不就是去太婆婆那边说说话。何子衿也经常过来看她。余幸出不得门,八卦上倒是动静通达,田柳二人之争,余幸这在家里待产的都听闻了风声,在大姑姐过来时还同大姑姐探听来着,何子衿笑,“这可真是功德不出门,他们两家的事,倒是折腾的你这养胎的都晓得了。你听着觉风趣,如果当时在场可就不这么想了。明显是吃酒说话的宴席,要我说,看一看歌舞,听一听小曲,多好。非得你刺我一句,我压你一句,有甚么意义,还不如我们家常吃酒安闲呢。”
何子衿对这位靖南公深为佩服,道,“公然非同凡人哪。”
一时,三女人何琪连带江太太、江老太太都过来了,屋里另有一番热烈,余太太看过孙女与重外孙都好,就要告别回家去,何家再三留余太太用饭,余太太笑,“家里老头子也等着我归去说一说重外孙的事呢,待洗三礼我再过来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