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衿见陆三太太探听起胡太爷官位来,一笑道,“这我就不晓得了,胡太爷是外任官,致仕前是五品知府。回籍后一手筹办了我们故乡的书院,我们老爷之前就是在胡老山长的书院里念的书,颇得他白叟家指导。”
“那里就不是小户人家了。”三女人笑道,“家属再大,人再多,到底还是一家子最亲,一家子把日子过好了,我也就满足了。”
陆三太太原只是随便与江安人课家长,并不如何将胡家放在眼里,这也时下书香家世通病,凭你商贾家财万贯,还是瞧你不起。但,陆三太太听到“致仕”二字,想着胡家太爷能用上致仕二字,可见是有官位的。只是,陆三太太也是书香家世的太太,自不能直接相问,便道,“看胡老爷的年事,胡家太爷说不得致仕前还是我家太爷的同僚呢。”
陆三太太家里是有两个通房的,听三女人这话,有些不是滋味儿,又有些恋慕,她到底不是个局促的性子,笑道,“那做你家媳妇但是有福了。”又打趣一句,“如胡老爷江老爷这般一心一意的,能有几个?你啊,有福。”
这不, 三女人就相中了陆大女人。
“是啊,传道、授业、解惑,这但是功德啊。”头一回提及胡家,何子衿只是略提提,并不再多说,以免陆三太太起疑。
第410章 北昌行之九十八
三女人却有分歧定见,道,“这事儿我也探听过,传闻陆家的财产,一贯都是女人打理。现在是陆老太太看着眼,陆三太太管着。正因如此,他家的女孩儿既斯文又无能呢。我们又不是有闺女嫁给陆家,我们这不是想给儿子娶媳妇么。娶媳妇,自要娶个会理家的,不然,今后重阳挣下家业,遇着个败家的,有多少够她败啊!”
“晓得,如果陆家女人他再不乐意,就叫他本身找去吧。”三女人为这个宗子,的确是操碎了心。因着下头另有二儿子三儿子也要操心,以是才想着,干脆先给宗子定下婚事,今后宗子的事就有媳妇来操心了。
陆三太太深觉三女人是个明白人。
“那算甚么啊,不过是会写几首诗文罢了。倘真有才调,怎没像陆太爷那般考取功名?再者,陆家陆太爷自是没的说,陆太爷是翰林,有大学问的人。可陆太爷膝下三子,不太宗子中了举人,外头捐了个官,现在仍在县令任上。陆二老爷不过秀才,拿银子办理了个县丞的缺。陆三老爷干脆是白身,我倒不是瞧不起白身,我也没功名,说来还不比陆三老爷会做诗呢。只是,男人汉大丈夫,便没功名,也该做些碎务赚银子养家。可这位陆三老爷,除了传闻诗文唱和,就没再传闻他做过甚么俗务了。他家的田庄财产,他都不晓得有多少?要我说,陆三老爷忒仙气儿了些。”甭看胡文没功名,还做了商贾,他一贯瞧不上那些不尚俗务之人,哪怕书香文人亦是如此。胡文喜好的是江仁阿念这类能养家的,当然,阿念这类既会读书亦会养家的天然最好,如他与江仁,都不大会读书,养家却也是妥妥的。胡文一贯以为,男人汉大丈夫,自当顶天登时、顶门立户!像陆三老爷那样的整天诗文唱和,不尚俗务的,与胡文当真不是同一起人。
像三女人说的, 就喜好陆大女人那一身的书香斯文气。
陆三太太笑道,“读书好,人多念些书,老是明理的。”
三女人极成心这位陆大女人, 这才过来先同何子衿探听,听一听子衿mm的定见,见子衿mm也说陆大女人好,三女人更加欢畅,转头就与丈夫筹议起来。说来,胡家与陆家的交集还是自阿念“遇刺”时起,阿念“遇刺”,胡文先时不知内幕,几近每日都守在江家。陆家与江家也一贯干系不差,故而,陆家人来江家看望时,也就熟谙了江家的亲戚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