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王二郎又打败仗了。”
“万岁!”
王阳明大喊:“鞠躬!拜!”
满速儿底子听不懂,只喊道:“快快杀了我!”
天子身边的承旨官,当即就要将露布交给露布官。
“你才传闻啊?败仗早就打了,专门拖到万寿节献俘。”
朱厚照回到城楼上,俘虏则拖下去砍头。
持重恢弘的献俘礼,就这么被粉碎氛围。
各藩王使者、外藩使者,顺次排在既定位置。
“大将朝拜!”
文武百官顺次出列,整齐站在午门之前。
进了皇城以后,李应都不消上马,一向骑马来到午门外,由皇城侍卫指导他们站好位置。
王琼快速将笏板插到腰上,跪在案前接管露布,然后从文武百官中间,由北向南走到既定位置,与展露布官一起将露布翻开。并宣布天下:“西域藩国吐鲁番,数侵关西七卫……今礼部右侍郎(已升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王渊,受命总制陕甘、经略西域。携惠安伯张伟、御马监少监朱英、锦衣卫批示佥事(已升官)李应,统兵四千,辖制诸部,击破贼军数万、俘获无数,活捉敌酋满速儿,灭西域吐鲁番之国,拓土两千余里,光复瓦剌、鞑靼诸部……”
“准奏班师乐!”
影视作品当中,常常呈现一个小兵,骑着马儿高举旗号,沿途高喊:“大捷,大捷!”那面旗号便是露布,写有捷报以通传四方。
众将叩首,四拜。
至于那些藩国使者,一样被吓得不轻,并牢服膺住王渊这个名字。他们不清楚里边的详情,只听露布文书胡扯,还觉得王渊真的只带四千兵,就直接把吐鲁番给灭了。
“升楼!”
“臣领旨。”张子麟道。
(PS:保举《拼搏年代》,红色十三号的重生文。)
被梁储保举,重新启用为刑部尚书的张子麟,来到午门之下,跪伏奏报:“具兵部尚书王琼言:礼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王渊,惠安伯张伟,御马监少监朱英,锦衣卫批示佥事李应,以西域吐鲁番国所献俘虏速檀满速儿、火者马合木、火者哈力恪等,请付所司。”
设想一下,班师武将个人跳舞的景象,并且一样的跳舞姿式要跳三次。这玩意儿也源自周礼,只要大型场合才气跳舞。
众将叩首。
“王二郎要镇守西域,一年半载怕是回不来。”
然后是文武百官,反复班师将领刚才那套法度,跳舞以后再山呼万岁。场面更加弘大,几百个大臣一起跳舞庆贺,番邦使节想要跟着跳舞都没资格。
礼部尚书刘春前阵子获咎天子,现在筹算好生找补一番,定要把天子哄欢畅才行。因而把献俘典礼定在玄月初,即天子生日的前几天,一来为天子庆生,二来向番邦彰显武功——恰好有很多番邦使者,这阵子前来给天子献上寿礼(趁便停止贸易)。
朱厚照身穿常服,伴随天子仪仗,来到午门城楼就坐。他明天必须穿常服,不能穿其他服饰,这端方是朱元璋制定的。
献俘将校将俘虏带到献俘位,北向立定。
“山呼千万岁!”
张伟、朱英、李应等将领算完事儿了,被礼官指导着分开献俘现场。
俄然,礼乐高文。
张伟、朱英、李应三人当即前行,超出百官和使节,向天子行四拜之礼。
即便在天子面前硬气非常的石玠,现在也不得不承认,王渊确切立下惊世奇功,称一声大明朝的班超卫霍也当得起。
协律郎举起麾节,军乐队鼓吹班师曲,情势跟后代的军乐队吹奏差未几。
朝鲜、日本、安南、琉球、占婆、吕宋、锡兰……好多外藩都来了。再加上叶儿羌汗国、撒马尔罕(乌兹别克)、哈萨克汗国、小列秃部落、亦卜次部落等西域藩国,统共二十多个番邦,很有些万国来朝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