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到寺里?”
陈桂芳执笔考虑半晌,终究在纸上写下了一个“珂”字。
这一日,皇历上写着宜嫁娶,第五房姨娘被抬进了门。
现在, 柳雁欢那张酷似温惜的脸和女儿的脸重合在一起, 温如岚又听到那句如梦魇般的话:“我想修习香道。”
“你来做甚么?”
柳雁均赞道:“姨娘的罗汉斋做得特别好,吃起来解馋。”
陈桂芳考虑半晌,点了点头:“你说得在理。”
“你是没瞧见她那一副娇弱白莲花的模样,我说上两句她就低头瘪嘴的,还不是装给老爷看的。甚么和婉好拿捏,全都是装出来的。另有她那名字,叫甚么不好,偏要叫珂芳,克芳克芳,可不就专门针对我来的。”
柳雁欢有些惊奇地看了程珂芳一眼:“姨娘还会爬树?我看姨娘这通身的气度,还觉着你出身书香家世。”
“多谢外公。”
刘嬷嬷脸上出现一丝忧色:“太太,旁的倒没有甚么,只是这五姨太的名字确切不吉利。我听人说,但凡是如许名字相冲的,最好到寺里请一道符,破掉那些针对您的煞气。”
柳雁欢正在湖心亭里看由温家借来的书,俄然瞧见五姨娘领着丫环往湖心亭走来,忙起家施礼。
两人正说着,陈桂芳派的人到了。
柳雁欢细细打量着程珂芳的打扮,她穿戴改进后的蓝褂子和肥棉裤,脸上傅一层薄薄的红色妆粉,眉宇间有股子淡淡的愁绪。
温如岚沉默半晌,点头道:“温家家中藏书你能够借阅,碰到困难也能够发问。”
“我来给外公拜个年。”
柳雁欢捏了把鱼食撒到池子里:“我三妹在的时候,也总爱到这儿来喂鱼。”
看着那集合的鱼群吃得欢乐,程珂芳将鱼食递给柳雁欢:“你尝尝。”
正殿里的人声都被隔断在门外,屋内陈列简练,只要两三蒲团,一张书案和几个箱箧,一个看起来非常年青的和尚正在书案前钞缮着甚么。
柳雁欢尝了小半碗,那腐皮初尝有股子荤味。
身后的丫环适时递上一小袋馒头屑,程珂芳欢乐地接了,用手指拈了些碎末喂鱼。
陈桂芳正捂着脸轻声抽泣,柳雁麟在一旁温声安慰着。柳明崇坐在一旁,脸上的神情有些难堪。
次日凌晨,柳雁欢在饭桌上见到了一名恭谦的年青女子。
陈桂芳轻叹一声:“我想问家属出息。”
“施主本日来此,是要问甚么?”
柳明崇新婚燕尔,明显非常欢畅,指着桌上一道腐皮汤笑道:“都来尝尝你们五姨娘的技术。”
柳明崇将筷子往桌上一拍,沉声道:“大朝晨的能不能消停一阵,珂芳第一次下厨,桂芳你就多担待些。”
刘嬷嬷心疼地看着那一地碎瓷片:“太太,你又何必为这么个小人物动气呢?转头伤着了身子。”
见柳雁欢出去,柳明崇的神采一下子阴沉下来:“又跑哪儿去了,成日里不务正业,甚么时候才气有个端庄样儿。”
温如岚看着他脸上的一抹笑容出了神。
柳雁欢细心地打量着放心,只见他眉清目秀,气质淡然,年纪虽轻,可一字一句都颇让人佩服。
“不碍事儿,许是此处风大,吹得有些狠了。”
得了温如岚的承诺,柳雁欢松了一口气。
“大少爷谬赞了,昔日砍柴磨刀,烧火做饭才是我常做的,对诗书乐器,我是一窍不通。”
“我但是很峻厉的。”温如岚蹙眉道。
陈桂芳旁的看不懂,只要那两句“斑斓出息可盼”和“财禄子嗣兼有”让她分外欢畅。兴高采烈地收体味语,还在一旁的香油桶里,添了很多香火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