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的财产虽大,但却多用在排帮的事物上,就算是有些浮财是用来修建藏书楼和采办书卷之用了,如果李吴山狮子大开口,齐图远一时还真的拿不出那么很多的赋税。
一想到要去见阿谁杀人盈野凶恶放肆的李吴山,齐图远就有点发憷,只能东拼西凑的弄了四千两银子和六百多石米……不过这点东西仿佛不敷给李吴山塞牙缝的,一定能满足李大帅的胃口。
强行逼迫处所上的富户捐募赋税,对于其他的地主大户来讲,不过就是破财免灾罢了。但对于齐图远齐大老爷来讲,就有点困难了。
作为颍河上最大一支运输构造的领头人,齐图远齐大老爷却一点都不酷爱本身的“本职事情”: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就不说了,最要紧的是没有前程。就算是做的再好,也不过是个撑船的罢了,族中后辈就算是撑一辈子船,也必定不会有多大的出息。对此深有体验的齐大老爷固然没有读过一天的书,但却很清楚的晓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事理,以是对峙要族中后辈读书认字,以图将来能有更好的出息,免得世世代代都是一个撑着竹篙的船夫。
这年代这世道,谁挣钱都不轻易,也没有情愿把白花花的银子和库房里的粮食白白的给了别人,但却没有体例。
赏花?李吴山要和素昧平生的齐图远一起赏花?就算是齐图远的智商再降落一半,也晓得必定不是赏花那么简朴。
最首要的启事是齐大老爷接到了一封“聘请信函”。
手札的内容非常简朴,用词也很委宛:“……久闻齐公盛名,何如俗务缠身,唯有图期山川。今塘中嘉荷初绽,故邀同赏……”
第七十一章 志愿捐募
连江南的皇贡都抢了去,李吴山底子就不在乎再多清算几个土财主。
本来还想着再筹措一些粮米,但李吴山规定的日期已经到了,再也迟延不得,只能硬着头皮告别了家人,来到颍州……
从十二岁开端,齐图远就撑着竹排在颍水和淮河之间运送货色,硬着凭着一根竹篙和一面竹排,再加上本身的一膀子力量和多年的辛苦,带领着齐氏家属的后辈们构成了淮西一带最闻名的“齐家排帮”。
颍水是淮河的支流,因为经常众多的原因,河道变得越来越宽但却越来越浅,泥沙堆积举高河床的状况越来越严峻,从正德年间开端就不能普通通航了,统统借助水路运输到这里的货色必须换成吃水很浅的竹排和木筏才气顺利驶入淮河。
颍下小城本就是李吴山的马足之下,所谓的赏花不过是一个好听的借口罢了,实在就是要大师拿出粮米财帛。如果不往外掏的话……看看寿州的那些个富户门阀便能够设想到本身是甚么样的了局了。
信函的昂首署名是“大明钦命大旗军批示使李吴山致齐府讳图远尊台书”――这是李吴山写给齐图远的亲笔信,至于到底是不是李吴山亲笔誊写一点都不首要,归正用的就是他李吴山的名号。
不吝重金修建藏书楼,就是出于如许的目标。
就在几天之前,相邻的颍南县的大户们也接到了近似的聘请函,当时说的是弄月。实在这底子就是一个借口,那些个富户朱门一到了颍州,就被李吴山威胁压迫,逼着他们捐募了很多赋税。
无独占偶,颍下小城其他的几个大户人家也收到了一样的“聘请信函”,都是说去赏花。
颍下,附属于颍州的劣等小县,与其说是县城,还不如说是一个大型的村镇更加贴切。
如果说齐图远是个风华绝代的美女,聘请他一起赏花也算是有些情调,但他是一个大老头子啊,并且底子就不熟谙李吴山,赏的哪门子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