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督老怀大慰,笑着道:“可贵你有这份见地,练好你的新军,守好你的开原,自无人能难堪你父子。”
但是这条路是马城走不通的,刷名誉是文官的权力,武官刷名誉那便是嫌命长了。
两边都抓着对方的小辫子不放,你弹你的,我弹我的,引经据典搬出大条事理,每日在朝中相互嘶咬。马城只是冷眼旁观,几十位清流言官,无一人将大明律放在眼里,大明律法在他们眼中是废纸,这便是百姓眼中的彼苍大老爷。
杨涟只得施里一礼,带人忍气吞声的走了,他敢指着天子骂,敢拍方首辅的桌子,却不敢获咎清流前辈周永春。让马城终深切的体味到,在国朝刷名誉的庞大收益,名誉,真是国朝官员的安身之本。
大群骑马护兵簇拥着一辆马车,哼哧哼哧的跑过来,营中爆出一阵喝彩,都认得周垂白叟的护兵。
周总督也是仓促而来,仓促而去,还把方世鸿留在大营,眼下最安然便是此处了。
杨大人的赫赫官威到了丁文朝面前,便如同对牛操琴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放肆
杨涟这才转头看,看到大群鄙陋不前的五城兵马司士卒,又气的面前发黑,带来的衙役兵丁没一个动的。
周永春在房中见到了忸捏的方世鸿,安抚过后,又去见了那些被绑的方府仆人,丫环,神采才都雅了。
营门大开,将周垂白叟迎进大营。
周总督也是提心吊胆,由衷赞道:“此事你做的很好,能顶到现在实属不易,只是你这名声可要坏了。”
马城任由部下胡搅蛮缠,任你杨大人是东林干将,权势滔天,我只让一个兵痞和你胡搅,你奈我何。
丘批示使也不是痴人,也精着呢,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如果有勇气和浙兵,辽东精锐见仗,这大明朝早天下承平了。马城心中又一阵好笑,你杨涟不怕丘大人怕呀,丘批示使是端庄八百的初级武官,如果带人拆了浙兵大营,今后还要不要做人了。场面一时僵住了,只要马城仍在和寺人魏朝话旧,对这侠义豪放的寺人,马城是没甚么恶感的。
魏朝还未说话,马城便笑着号召道:“魏兄,久违了。”
朝内里吵归吵,乱归乱,兵马却一个都调不动!连锦衣卫,东厂番子都见不到半个,逼的杨涟只能带五城兵马司的衙役兵丁来抓人,五城兵马司是个甚么衙门,那便相称于后代的城管。
魏朝看着马城先是一呆,才为莫非:“马小将军,咱可当不起。”
马城很有些不满道:“魏兄,你但是看不起我粗鄙军汉?”
杨涟语塞是真的拿他没法了,只得换来魏朝过来,马城嘲笑,不是说东林党最恨权阉么,这又算如何回事,可见在清流眼中,用的着的便是好寺人,用不着的便是权阉,果然是两重标准的。魏朝出面丁文朝便不好硬顶着了,司礼监出来的寺人,代表的是宫中,是千万不能硬顶着的。
周永春从马车上安然下来,面沉如水道:“杨大人带了这么多兵,围我新军大营,意欲何为?”
杨涟再放肆也不敢获咎一名实权总督,只得见礼道:“下官职责地点,不敢不来。”
看着神采发黑的杨涟,马城俄然觉悟,二十年不上朝又如何,宫里那位皇上真恰是一等一的机谋妙手。
马城算是开了眼,几十位御史言官赤膊上阵,唾沫与弹章横飞。
马城受教,才命人见一干嫌犯都提出来,交给垂白叟的护兵带走了。
双刚恰是棋逢敌手,嘴遇良材,将京师搅的乌烟瘴气。
周垂白叟党争经历何其丰富,只站稳了一个理字,齐楚浙党御史众口一词,要究查杨涟两人擅闯新军大营,踏毁营门,贻误军机大罪,按律当以叛国论,当诛其十族,剪其翅膀,揪出幕后教唆黑手。毕竟是齐楚浙党人多势众,过不几日,杨涟薛贞两人便被骂成了里通建奴,停滞辽东将士北伐建奴的秦桧之辈,杨涟只一句清着自清,连自辨都懒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