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凉人说:“把北海的白塔绑旗杆子上。”
(曹磊说相声):乾隆一听,嗬,一万字这么会儿就写完了。真是奇才呀!等接过来一看,差点儿没把鼻子气歪了:“噢,就四句《三字经》啊?”
刘墉一听就明白了,刚才和申述练字,皇上夸他好;我要也说练字呢?也夸我,光夸不要紧哪,夸完了准说:你练得如何样啊?写几个我看看。得,我就得写呀!
“我也不信!”其他的人都说。
────“刘墉吹牛!一寸宽二寸长的便条能写一万个字?谁信?我是不信。”奸刁小胡子说。
“刘墉,你的字,练到甚么份儿上了,敢说成啦?”
────“这牛皮吹大了!”飞舞手说。
────“真是奇才大才,这招也想出来了。”飞舞手说。
(曹磊说相声):小寺人从速把笔、墨拿过来,裁好了一寸宽、二寸长的纸条儿。刘墉、和申俩人面前,一人一张。
刘墉说:“臣的字不消练了,我成啦!”
(曹磊说相声):皇上这是气话呀。可刘墉哪,满不睬会。紧跟着接上一句,吓得皇上一颤抖。
乾隆先问和申,说:“和申,你写得了吗?”
(曹磊说相声):皇上一听,龙颜大悦,欢畅道:“好哇,好!”回过甚来又问刘墉:
(曹磊说相声):是啊!乾隆一听,这话玄啦。好,我叫他写,写不上来,打他个欺君之罪。又一想,不可。我叫他写,转头他让我给他找笔去,我上哪儿给找那么大笔呀?
“臣在。”
“我就说,刘墉不会打无掌控之仗。”有人说。
“万岁,既然夸好,您赏我点儿甚么哪?”
────“刘墉要中招了!”悬岩说。
(曹磊说相声):乾隆说:“刘墉啊,你也不消说一个蚊子脑袋上能写六十七个啦,朕现有一张一寸宽、二寸长的纸条儿,要在上边儿写一万个字,看你跟和申谁能写。来呀,笔墨服侍!”
“刘墉,你就不练练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