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谋定天下之扶明 > 第五十三章 驱虎吞狼(下)

我的书架

面对雪片般飞来的弹劾奏折,崇祯天子也不好说话,只好一概留中不发。

唯有首辅韩爌,心灰意冷之余,连上数道辞呈,黯然离京。

却说陈仁锡也不是省油的灯,押着粮草出了京师后,便把步队交给了帮手,本身带了几个亲随,扮装以后,快马加鞭往高台堡赶来。

韩爌回到内阁坐定,左思右想,最后终究想出了一个合适的调查人选,翰林院编修陈仁锡。

程本直答复:”大帅多虑了,倘若没丰年后的东江大捷,还真有能够弄假成真。有了东江大捷做铺垫,眼下辽东局势正在好转。皇上必定不敢冒然撤换大帅。何况,我们筑城,破钞了那么多的粮饷。倘若此时撤换大人,继任者又来一个王在晋之类的,主张弃辽东而守山海关。筑城的粮饷不就打了水漂了么?皇上决然舍不得。鄙人敢以人头包管,皇上必会让步。”

韩爌想了想,又把周祥春的奏折掐去了头部,只剩下奏请卖粮地点由高台堡改到张家口的部分。叮咛中书舍人拿去登到邸报上面。

另有一次翰林院停止诗会,内阁辅臣也属笔墨之臣,天然有份参与。过后,唯有陈仁锡能把全部诗会中,世人作诗挨次以及诗词全数回想起来,可见是个细心的。

人选既然已经挑好,韩爌便开口叮咛中书舍人,请来了陈仁锡。

二人施礼坐定后,韩爌便细细的事情的委曲都说了出来,又取出两封奏折,让陈仁锡细细的看了。

袁崇焕听完后,沉吟了半晌,说道:“这么办不会弄假成真吧?”

科道言官看到这么多人弹劾,皇上竟然没动静,越来越群情澎湃了,这皇上也过分宠溺袁崇焕了吧!因而便开端串连。一些本来中立的言官,也开端掺杂出去。要论骂人,科道这边是专业人士,因而几近每人每天一本,来由都不带重样的,还是是弹劾袁崇焕,很快,弹章堆满了崇祯天子的案头。崇祯天子还是老体例,留中不发。

接着开口道:“袁督师在高台堡卖粮,事前并未请旨。而后又有都察院官员弹劾,说幕后买家实为后金。明卿此去,务必查明此事。此次押运粮草去辽东,颇费光阴,老夫担忧时候上来不及,明卿无妨让粮队在前面渐渐缓行,先轻骑前去高台堡。调查清楚后,八百里加急复书。然后再赶去和粮队汇合。 粮队保护方面,老夫自会再安排官员为副使卖力。”

此人天启二年以殿试第三列入翰林编修。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冒请边功,并以皇上名义赐公爵,给世券,令陈仁锡草拟诰词,陈仁锡决然说道:“世上自有情愿草拟诰词之人,何必非我,头可断,诰不成草。”

几今后,京师群情鼎沸起来,看过邸报的户部官员纷繁上书,弹劾袁崇焕私卖粮草,要求封闭高家堡马市,改由户部出面,在张家口卖粮。有言辞狠恶的乃至在奏折上说道:“国中尚且温饱不已,袁崇焕乃先顾蒙古诸人。到底袁崇焕祖上是汉人还是蒙前人?”

却说袁崇焕这边,接到了京师诸位大臣的手札,又接到崇祯天子的圣旨,才认识到局势严峻起来,从速招来程本直商讨。

袁崇焕每年一百万银两交友朝中大臣,毕竟不是白花的。这些大臣固然不至于跳出来当靶子,除了极力束缚部下人之余,纷繁写信给袁崇焕,奉告京中风声很紧,叫他从速想对策。

推荐阅读: 肆虐日企     武炼仙尊     青梅有点甜:傲娇竹马别太宠     女配又苏又撩[快穿]     我曾经拥有过爱情     圣世离行     消失的庄园     房东才是真绝色     最强突击兵     少帅都市生存日记     杀无尽     重生之亲妈不认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