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府地点的江南道,是格沁朝闻名的鱼米之乡,自古是敷裕之地,北方屡遭烽火袭扰,江南道和江北道成了王朝首要的收税来源,这两道苛冗赋收承担最为严峻,压得百姓喘不过气。
“在家!”林庶灵应了一声,走出去迎客。家中剩一张四方桌,上面摆一茶壶,可寻不出三个像样的茶杯供人饮用,实在没法把客人迎进门。
那伴计打量林庶灵一番,连连称是,“没错,没错,我就是找他。”
战役结束两月,城里有了点昔日的热烈模样。大街冷巷里,商贩挑担子出来摆摊,呼喊声,叫卖声不断于耳,有卖梨杏的、有卖蜜饯的、有烙炊饼的、另有架锅煮起馄饨的,人来人往,好不热烈。
眼看要到饭点,人大老远从明州赶来不请人吃口饭归去,有失礼节。
林庶灵有些光阴没吃上这等好菜,不由多吃了几口。
“朱紫甭管小人,俺一杂役给少爷办事那是天大的幸运,不迟误少爷大事已是万好,哪敢讨酒喝。”伴计受不起接待,临行前少爷千叮万嘱莫给人添费事。这费事二字少爷咬住重音,贰内心记得清楚,就是饿死也不敢劳烦林庶灵外跑一趟。
大街上不知是谁起了头,聚在一起的世人跟着一起面朝西北方向跪下,四肢着地,嘴里齐声念叨:“皇上死了,皇上万岁,万岁,千万岁!”
黄老爷本不想跪,看街上世人皆下跪,他也不好单独一人站着,跟着跪下,脑袋着地。
运煤那小厮打从东边街口跑进,一起跑一起大喊大呼,疯疯颠癫的。
声音震耳欲聋,此起彼伏,全部明州城大家都跟着,面朝西北方跪地,嘴里念着这两句。
台头村穷,村里识字的人屈指可数。暮年全村长幼凑钱请来一老秀才,办一私塾。打从朝廷加征税收后,村里人承担不起教书秀才的月饷,私塾也不了了之。林庶灵做为村里独一一个在明州府上学的门生,在村民眼中比如是文曲星下凡。
“皇上死了,皇上万岁!”
“你家少爷可姓沈?”林庶灵熟谙的人里,唯有一人当得一声少爷,那人家是明州城里驰名的豪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