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是10块,杨四喜游移了,嘴里咕哝着“诶,如何10块了,昨儿个不还是10块5吗?”
“嗯,你家这里马沓子还是10块5毛一斤?”
县里代价传闻已经跌到了12,实在12这个架好歹也没太低,特别是比拟于之前的8块钱。
“10块就10块,我还骗你何为,再说了,你都来了还不晓得甚么价?你如果不肯卖,老早就上县里了,县里但是14块钱一斤。”
他老娘的!
好家伙,东西能够还真很多,就这么两个袋子,起码得有四五十斤重,这估摸着是养了好些天的。
“妈,借了多少呐?”
刚拉起来的那一桶水恰好派上了用处,李文秀有些馋嘴,要不是怕吃多了闹肚子,这桃子估计还要毁灭几个。
10块5毛?想的倒是挺美的。
等李文秀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头上毫不客气地吃了一记暴栗。
刘金兰拧过眼去没好气地瞪了一眼:“热死了热死了,快去舀瓢水给我。”
李文秀也是个脸皮厚的,跟自家老娘也没啥抹不开脸的,笑嘻嘻地递畴昔葫芦瓢,走上去就把她手里的蛇皮袋接过来,翻开袋口一看。
猛一看到李文秀又在往头上淋井里的水,刘金兰就气不打一处来,扯开嗓子老远就开端骂娘。
这如果一跌,那就是往死里赔钱!
李文秀钻进里屋的时候,正都雅到刘金枝坐在床榻上数钱,蓝晃晃的大钞票子厚厚的一摞。
但是他们怕的不是这个,怕的是这代价跟荡秋千似的,没两天的工夫就跌到12了,谁敢包管明天12块钱收了明天就不会跌到10块了。
大舅吃的是国度饭,一年四时不分寒暑旱涝保收,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二舅和小舅也是技术人,在97年算是率先富起来的那一小撮人。
李文秀也不敢把人家晾在那边晒太阳,二话不说一骨碌爬起来就往内里走。
“2万!”
杨四喜还是有些不大信赖,李文秀趁机瞧着他手上的蛇皮袋子瞥了一眼。
白了儿子一眼,刘金枝食指往嘴里嘬了口唾沫忙着数钱没理睬他,不过等数完了,把两捆蓝票子用皮筋扎起来,嘴里还是蹦出了俩字。
桃子也吃了,味道也尝了。
还真是不念儿子好。
这代价一天一个样,现在指不定就不要14了,而究竟上也是如此。
“谁啊?”
还没等他把桶里的水给倒利索了,刘金兰已经推着家里那辆凤凰牌的老式三角架子自行车往拐角里出来了。
到时候他这里10块钱一斤反倒成了抢手的,收不到马沓子他就把李字倒过来写。
李文秀说的也不是气话,县里的确是14,但是李文秀忘了,这是昨儿个乃至前儿个的价。
刘金枝能从刘湾借到钱李文秀并不希奇,他外公老刘家后代数量多,娘舅阿姨加起来拢共五六个,还都不是吝啬人。
合着他愁眉苦脸的恐怕事情要黄,他老子和老娘就已经把这事一准儿弄成了?
如果再加上这一辈子,那可真是有很长一段时候没尝过这滋味了。
一瞧见杨四喜那贪小便宜的模样,李文秀就懒得跟他号召,归正两人不是一个辈分,谁还不熟谙谁呢。
刘金兰刚说完这句话就看到二丫头一股脑地从内里冲出去嚷嚷。
满满的一袋子,满是野毛桃,都是红了桃尖的。
“妈,钱借到了?”
要说杨四喜没点谨慎思,那是不成能的,这50多斤马沓子是他存了十好几天的货,一家人起早摸黑才攒下来的。
河里的莲蓬棱角,树上的桃子桑枣,打一开春,眼睛就没分开过这些能往嘴里送的东西,每天盼着到能吃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