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打断她俩的话:“是老夫人让嬷嬷过来的吗?”
她也不回绝陈氏的美意,靠着迎枕坐下:“多去世子夫人,先前大夫给瞧过,只是用了药也不见好,反而重了些,怕是不对症,我便未曾再用了。”
常嬷嬷脸皮一跳,挤出丝笑来:“二夫人讽刺呢,婢是个下人,那里敢想这些,天然是老夫人让婢去哪就去哪。”
琼华院里,广平侯世子夫人陈氏与二夫人姚氏相对而坐,案几上摆着两盏冒着热气的茶盏,二人却未曾开口,也未曾端起来吃一口,房里一片寂静之声。
陈氏叮咛丫头给沈若华拿了迎枕来垫在身后,面色担忧隧道:“三弟妹身子还弱着,就该多多安息,大夫可说了甚么未曾?要用甚么药?”
姚氏瞧着常嬷嬷那副模样,笑出声来:“嬷嬷这是那里话,老夫人的梨清院里啥都有,又不是琼碧院,嬷嬷不是已经归去服侍老夫人了,想来这些茶是尽有的。”明里暗里就是在说常嬷嬷被沈若华赶回了梨清院的事。
陈氏微微点头:“我已经打发人去请三弟妹了,想来一会就到了,嬷嬷既然来了,干脆也等等吧。”
在沈氏的影象里,这位世子夫人亲热体贴,是广平侯府里可贵的好人。
姚氏一哂,放下茶盏:“琼碧院的事哪一件由得她了,老夫人过问着呢,倒也奇了,这会子要抬了人作姨娘,老夫人也准了,就不怕……”
陈氏目光微闪,悄悄一叹:“还是再请个大夫来瞧瞧,身子要紧,不能担搁了。”她停了停,才又道,“今儿请三弟妹来,是问一问那交到公中的银子,为何琼碧院还不见送过来?”
姚氏撇了撇嘴,也不说这个了,倒是提及别的来:“……传闻沈督抚已经送到大理寺了,也不见我们家这个去看一看,前些光阴还听着说躲在房里哭一哭,这病了一场以后倒是再不提这事了,这会子连托人去瞧一瞧都未曾,难不成是病得胡涂了。”
正说话间,小丫头出去屈膝道:“常嬷嬷来了。”
沈若华不由笑了,这位沈氏还真是天真老练,苑马寺七品主簿的女儿能够稳稳坐住广平侯世子夫人的位置,连广平侯老夫人都抉剔不出她来,如许的人如何能够是个简朴的角色,也只要沈氏才会感觉她可亲可近吧。
沈若华看着这位广平侯府世子夫人,说来这位陈氏还真是不平常,她并不是广平侯世子薛文怀的结嫡妻室,而是续房。薛文怀结嫡老婆邓氏嫁到薛家不到一年风景就病得没了,留下个才三个月的女儿大姐儿薛银屏。当时候薛家正被夺了爵,京都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不肯把女儿嫁过来作薛家的续房,只要苑马寺从七品的陈主簿情愿把本身女儿嫁过来,也是因为陈家大娘子陈氏已经十七岁,面貌平常,没有好人家能够再挑了,这才做成了姻亲。但是不想陈氏嫁过来不几年,薛家竟然复爵又是广平侯府了,她这个七品主簿的女儿成了广平侯府的世子夫人,还真是成了京都贵府里的一个传奇。
沈若华微浅笑着:“谢二嫂体贴,我身子倒是好些了,只是好些时候未曾走动,才这么一会子就没了力量。”
姚氏嗤笑一声,伸手端起茶盏,吹了吹半浮半沉的茶,吃了一口:“她就是不病,也不抵事。传闻她陪嫁的丫头趁着她病着,在书房里就服侍了三爷,这会子她还惦记取把那丫头抬了作姨娘呢。”
姚氏猖獗地高低打量着她,口中笑着:“三弟妹清减了很多,看来病还未大好。”
姚氏百无聊赖地捻起案几上的蜜橘,渐渐剥开暴露内里的橘肉:“老夫人又出府说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