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这笋子真好吃,我们今后去挖了笋子来炒着吃吧?”冬至一边吃着笋子,一边发起。
二郎和三郎,这几日都没学写字,有些都忘了,李小柱让他们持续学写字。至于冬至,占着成人智商的便当,倒是没忘。
“李大夫在家吗?”柳氏敲了几下门,提起嗓子朝院子内里喊了声。
母女二人将家里清算洁净,等着明日将玉米收回来就有地儿放了。
“你先别拿那么多麻,一只手三四根便能够了。先在开首打个节,节打健壮些。在把两撮麻放在掌心,隔开些,同时搓这两撮麻,让它们本身扭本身,等搓紧了,它们就本身缠在一起了。如许搓出来的麻绳,才健壮。”
这顿午餐,早早就吃了,因为明天炒了碗菜,有油水,一家子都吃得心对劲足。
李大夫家是石头屋子,虽说时候长远了些,比村里大部分人家的泥瓦房还是好了很多的。屋子内里用石头围了一个大院子,院墙是到成人胸口高,院门是丰富的木门,分歧与别家明白日的不关门,他家院门是紧闭的。
碗少了,就只能轮着用饭。在李小柱的唆使下,三个孩子先吃了碗红薯,柳氏趁着这个空档,又切了一根放在簸箕的一边,这才将菜刀送回主屋。等两个小的吃饱后,将碗洗洁净了给李小柱和柳氏吃。二郎恰是张身子的时候,饭量格外大。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现在二郎比李小柱还能吃,但是耐久的营养不良,也导致他个子长得慢。
李小柱将竹子都措置好后,进屋里拿了竹篾,开端编篓子。
李家村是个大村儿,冬至家住村口,李大夫家住村中,走畴昔也有一段间隔。
冬至和三郎固然没吃红薯了,但没放下筷子。这是分炊以来第一次吃到煮干红薯以外的东西,还是好吃的竹笋。本日柳氏还很风雅地放了很多油炒,即便冬至有着成人的灵魂,也忍不住一向向笋子伸筷子。
歇息了会儿,柳氏就带了两根竹笋,和冬至先往李大夫家去了。
柳氏笑着摇了点头,“这东西吃油,油水重了才好吃,咱家可没这些油来炒笋子。再说,咱家也没把菜刀,咋切?本日是去借了你伯娘的菜刀,这今后总不能每天去借。”
柳氏一边指导她,一边向她树模。冬至本来手就挺矫捷的,不一会儿,就学得像模像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