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环境,在唐朝比较常见,普通为亲王所特有的报酬。
这场战役,除了马林本身,一向担负首要批示官的施瓦茨、伍尔夫.埃斯布兰德等人,必定是军功最大的一批。别的,卖力带领“狼牙突击队”冲阵的卡恩,以及新崛起的英格兰军团的军团长萨卡拉,也有很大的功绩。而基德船长等人,也是有必然的功绩的。
遵循马林制定的封赏标准,子爵的封地为6000尤格拉姆(1.2万英亩)耕地;副子爵的封地为5000尤格拉姆(1万英亩)耕地;从子爵的封地为4000尤格拉姆(8千英亩)耕地;男爵的封地为2000尤格拉姆(4000英亩)耕地;副男爵的封地为1500尤格拉姆(3000英亩)耕地;从男爵的封地为1000尤格拉姆(2000英亩)耕地……
为何?因为按照欧洲传统,贵族封地中的百姓,是贵族的子民,但却不是国王的子民。一旦成为贵族封地的百姓,那么国王就没有权力指派贵族封地里的百姓。想要让那些百姓帮本身干活,还得通过封地贵族……
终究,颠末统计,施瓦茨因为兼顾全局,为军功第一,晋升为三等子爵,也就是从子爵。而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则因为起点太低,固然军功很大,却只能升到一等男爵。
实际上,将士们的功绩,秋收后就统计好了。但是,嘉奖他们那里的地盘,却需求等候马林的部下领受好不莱梅、西弗里斯兰和日德兰的地盘后,才气肯定。
从布衣晋升为骑士,都能算一步登天了,更何况萨卡拉直接成了男爵?固然是马林设立的三级男爵中最低一等的三等男爵,但也是个男爵,不是吗?
别的,考虑到这些封地的面积太大。并且,封地中游太多的百姓,马林颠末左思右想,决定采取遥领轨制,来措置那些封地里的百姓……
如许一来,那些藩王们,因为手里贫乏实权,也就翻不起浪花来了。有唐一朝,藩王造反胜利的就没有。倒是前期那些外姓的节度使,因为同时把握处所军政大权,成为了王朝的毒瘤。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题目,就是――需求很多地盘去分封……
但是在欧洲,封地标准实在太高了。一个浅显骑士,封地就要1500英亩,折合9千亩。如许的标准,就算朝中的公卿,也一定有这么多啊……
一个子爵,一个从子爵,两个男爵,6个从男爵和200个骑士,扣除这些人本来就具有的地盘(比如阿德勒受封为子爵,封地6000尤格拉姆,但其本身具有2000尤格拉姆,以是马林只需求补给他4000尤格拉姆耕地便能够),需求马林新分封出去4.4万尤格拉姆(8.8万英亩)的耕地。也幸亏马林夺得了大片的新地盘,有充足的地盘去分封。不然,单靠东弗里斯兰内部分封,马林的地盘也会落空很多的。多打几仗的话,如果不扩大,马林本身估计都没啥领地了……
比如,唐高宗李治,曾被封为晋王,并遥领并州都督一职。但是,其本人却没有去并州当都督,而是享用这个报酬罢了。
思来想去,马林想起了唐朝的遥领轨制。这项轨制的核心就是――那些皇子亲王们,固然享有初级报酬,但却不能办理封地的百姓。也就是说,他们只卖力获得封地的财产收益,但却不卖力封地的办理。封地的群众,还是接管朝廷的办理……
毕竟,马林不乐意再大面积地把东弗里斯兰本土的地盘分封出去。那么,从日德兰半岛和不莱梅等地新领受的地盘中遴选地盘作为嘉奖,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