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欧皇崛起 > 第879章 盐煤专卖制度

我的书架

而如何节制那些煮盐散户今后偷偷煮盐呢?马林也有本身的大招――他同时命令组建北海煤炭公司,实施煤炭专营专卖轨制。没有了煤炭供应,这些散户也翻不起浪花来。而砍柴火煮盐,本钱又不低,被抓到还不利……

而与之对比的是宋朝,宋朝对盐抽税很高,达到每斤30文(清朝6文多),但盐价是一斤50文。也就是说,中间过程中,官员和贩子赢利并未几。不像大明王朝,食盐专卖,好处都让官僚拿去了,朝廷每斤盐才获税2文,的确打发要饭的……

要晓得清朝盐税每斤6文,盐价二十多文,可你去看看扬州盐商的汗青就晓得了,麻痹的人家家财几百万两的大盐商多得是,最富的,身家可达千万两。

马林估计,今后单靠北海盐业公司和北海煤炭公司两家企业,每年产出的利润,只要不养闲人,便能够支撑起北海国财务,还能够赡养几万雄师……

当初,马林让克里弗公爵约翰二世代理本身的去卤精盐,非常赚了很多钱。对于这一点,身为辅弼的老梅森岂能不知?只是,约翰二世也没奉告过老梅森,那些精盐是马林供应的。毕竟,这个暴利的买卖,是被约翰二世地点的拉马克家属把持了的,即便辅弼老梅森,也不能插手。

凡是经历过20世纪的中原人,都曾见地过都会住民全民都烧蜂窝煤炉子的期间。在煤气和天然气期间之前,中原的都会住民,包含很多的村落住民,都喜好烧蜂窝煤炉子。单是这个利用,便能够让煤矿赚翻了,底子不愁煤炭销路。

究竟上,这还是明朝文官体系贪腐严峻下的结果。明朝盐价高达300文一斤,但实际上,朝廷抽税只要每引(300斤)三四钱白银(一钱折合100文),折合每斤盐朝廷才征税2文钱。可盐价高达300文……也就是说,中间庞大的差价,被官僚个人朋分了……难怪明朝朝廷穷,而官员却富得要死……

要不是怕刺激到克里弗公爵约翰二世,马林都筹算当即拿出蜂窝煤技术了。毕竟,你前脚刚跟人家换了鲁尔区领地过来,后脚就推出蜂窝煤技术,不明摆着是坑人吗?以是,马林筹算过几年再拿出蜂窝煤技术。不然,约翰二世会被气死的……

盐铁专营这个政策,如何说呢,对于朝廷来讲,是大功德,能够大大地增加税收。比如明朝,每年盐税就高达上百万两白银,最高一年达到了250万两白银,几近能够和田赋相媲美。

而对于去卤技术,马林也是一向保密的,谁都不让晓得。但是,如果被故意人重视到,安排间谍渗入,那是不成制止的。以是,马林也需求一个幌子来转移别人的视野。就像之前马林在纽卡斯尔建立大型威士忌酒厂那样,转移大师的重视力。

不过,按照老梅森的汇报,之前纽卡斯尔的煮盐贩子们,因为战役的原因,多数流亡南边地区了。毕竟,纽卡斯尔离苏格兰太近了。这就形成了本地煮盐行业的冷落,只剩下少量的小散户,还在对峙煮盐。老梅森深知食盐买卖的暴利,在英格兰,或许盐没甚么,可运到德意志,那就是大把的钱啊。如果运到波罗的海地区,更是能赚翻了。

……

就像后代马林熟谙的石化的一个女孩曾说过,别看石化每年停业额靠近三千亿美圆,可石化的员工多达81万人,大家每年报酬都是十几万起步(正人为也就三五千,你去查人为表很寒伧,但奖金比人为高多了,根基大家年入十万以上,只如果正式工)。这还只是普通支出,不包含一些人的灰色支出……以是,别觉得石化是头猪当老总都能赢利,赚得钱大部分都用来填坑了啊。并且,那81万员工还是在职的,没包含几十年来那些退休的……

推荐阅读: 修二代的日常随笔     永恒神帝     太古重生诀     赘婿小神农     八零年代来捉宝     当剑桥博士穿成职高生     三界直播客户端     御兽:开挂的我,全神兽很合理吧     宫妃影后     天墓诡葬     皇上,哀家今夜不侍寝     魔龙的罪恶王冠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