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俄然来了灵感――
如许一来就难了,别说16世纪初的制造程度了,就是20世纪抗战期间土八路的兵工厂里,也绝对达不到这类要求。而达不到要求的结果就是――枪弹没法切确射中……
但他还没欣喜完,达芬奇又提了个好建议:
以是,有了能在200米内切确点杀军官的独头弹,那么对于战局的影响可就大了。
并且,马林还对作为钢芯的钢钉做了改进――比如,在钢钉头部磨出血槽,好给中弹者放血。乃至,还能够把毒药抹在血槽里,对仇敌形成更严峻的伤害。如果血槽里抹上点中原的“见血封喉”,那么的确就是必杀技了。
“有需求么?如果你对仇敌利用了枪弹,仇敌不也能看到枪弹是啥样?”
“然后,用粗头子的铁通条压住钢钉尖头子,将枪弹团体推入枪管底部……”
别的,马林之以是喜爱独头弹,是因为独头弹的工艺要求很高!
如果这个铁板前面是一小我,此人必定被钢钉扎出了一个血洞。别的,那坨铅也会给他砸出断几根肋骨级别的内伤……如果钢钉尖头上抹了毒,那么,死定了……
如此,在雕镂废了上千个失利品后,马林终究获得了5个合格的成品。
马林镇静地让人把铁条和软木底座之间的倒刺去掉,如此一来,铁条中轴就能很轻松地和软木弹托分离了。
“乖乖,这可牛比大了。老子在1508年,就搞出了20世纪才有的能打穿人形装甲(板甲)的穿甲弹?今后,老子穿戴板甲也不平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