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温本觉得周太后会喜出望外,不料她面色数变以后,不但没有欣喜,反而嘲笑道:“周朝忠臣?哈!大周朝早在十五年前就亡了,那里另有甚么忠臣!不过是些野心勃勃之辈,想要将我的王儿吊高了做杆旗号罢了。赵匡胤虽将我母子囚禁此处,但毕竟留了我们两条性命,如果出了此门,只怕他日我和王儿欲责备尸亦不成得!
当年赵匡胤篡周之时,他本欲起兵讨逆,却被本国逆臣篡位,厥后也被囚禁多年,与郑王恰是同病相怜。前不久他被慕容龙城高傲理天龙寺救出,两人便一同策划,要救郑王脱困。
这还不算,跟着柴忠训年纪渐长,开端对男女一事无师自通,而郑王府中服侍郑王的侍女们,每月都会有专人诊脉,每逢发明有人珠胎暗结,那名有身的侍女很快就会从郑王府中消逝,下落不知。是以当周太后听到“生儿育女,建府传宗”这八个字时,才会怦然心动。而这一用心动,也让她当真思虑起黄少温的话。
想通了这一点,她反而放下心来,前半生饱经天家争斗的她,已风俗于天家无情这四个字,她毫不信赖,这世上有任何一个帝王,会为了交谊这类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去轻身犯险。
赵匡胤不放心他们母子,是因为他们是赵宋前身――后周的正统,是以他们的身份本身对赵匡胤就是一个庞大的威胁。
至于说段英思胜利夺位以后,会不会如赵匡胤一样,对他们母子明面上恩荣以示,实则防备囚禁,她倒不担忧这一点。
见到这血腥高耸的一幕,郑王“啊”地惊呼出声,双手紧紧攥住了周太后的手臂。周太后固然面色惨白,但仍挺身挡在郑王身前,颤声喝道:“黄少温,你敢犯上反叛!”
“恰是!外间之人乃是心向周朝的忠臣,此行转为来救王上和太后脱困,老奴早已与之暗中约好,只要他们能将外间保卫清除,老奴就里应外合,定能救出王上和太后!”
当周太后听到最后一句话时,面上终究动容。
周太后叹了口气,也点了点头。
郑王并不姓郑,也不姓赵,他姓柴,名宗训,恰是周世宗柴荣的第四子,也是后周的末代天子。而周太后,天然就是柴忠训的生母,符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