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不是问吴三妹的,而是问两个胡子斑白的东宫侍卫的。他们俩都是勇卫营的老兵,还当过标兵,因为年纪大了才退下来养老。几天前又投入了克难营,后又被吴襄分派给了东宫侍卫营。
而由小队精锐护送的朱慈烺在疆场上的目标很小,白日或许会遭到追杀。但是在早晨普通也没人碰他们……大早晨还能纵马奔驰的,多数是精锐标兵。谁吃饱了追杀他们?流贼又不是满洲人,哪会主动找硬茬去打?
“那就好,”朱慈烺吐了口气,“前面有追兵吗?”
这几近是最后一批分开朝阳门了!
另一人道:“人马很多!”
此中一名看天的老兵开口道:“千岁爷,有追兵!”
……
“千岁爷,”吴三妹高喊了一声,“我们追上大队啦!”
也不晓得是李自成还在安插兵力,还是骆养性、高宇顺、光时亨已经跪了?
在目睹了朝阳门缓缓封闭以后,朱慈烺这才翻身上马,和吴三妹等人趁着夜色一起疾走,去追趁早就解缆的大队。
公然是活动之美啊!
他们如果跪了,李自成的追兵恐怕顿时就要大肆而来了……
“啥?”那举着大旗,被人称为校尉的男人豹眼圆睁,“朱贼的天子都出城了?那正阳门上的是谁?”
而在吴襄制定的打算中,崇祯、周后地点的大队,实在是随时能够充当弃子的存在。一旦赶上大队的追兵,他就会带领亲信仆人和老婆祖氏突围而走。
“见了,”吴三妹道,“十里外有座城池,该是通州。”
七八十骑战马,风普通的穿越无边的郊野,固然阔别了北都城,但是朱慈烺一行人还是不敢放慢法度。吴三妹一马抢先,她的骑术最好,胯下一匹白驹又是从宁远一起骑过来的良马,是以分开朝阳门后,就由她在前面开路。余下的数十骑,都紧紧跟着吴三妹。三妹穿上了一身红色布面铁甲,几近和胯下的白驹成为一体,从前面看去,就见她高挑的身子一起一伏。
再说了,吴襄早就为小股追兵筹办好肥肉了——出朝阳门、东直门的流亡者中,有很多职位较低的官员和勋贵家属成员,因为各种启事(或是后进,或是出城较晚),并没有跟上大队。他们大多照顾着家眷和财物,恰好吸引追兵。
两个老兵中的一名也和吴三妹一样,站在马背上张望,不过没有目视火线,而是在看半空中有没有沙尘扬起。而另一名老兵,则从马背上翻下去,趴在地上,耳朵贴着空中。
此中一名骑士就在马背上向那举着大旗的马队拱拱手,笑道:“掌旅,出城的朱贼人马分了两路,一起往东北而去,一起往东而去。两路都不是甚么精兵,还带着很多肥羊……前面的兄弟已经捉了很多!我们也快些去捉吧!”
同时,吴襄还带着信号火箭,在突围时会发射火箭,给吴三辅和吴三妹报警。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身材魁伟、浓眉大眼、生着连鬓胡子的马队。他骑着一匹黑马,一只手牵着缰绳,一只手紧紧握着一根带着闪着银光的枪尖儿的旗杆,旗杆上挂着一面红色大旗,大旗中间用黑缎子绣着一个斗大的“闯”字。
另一名骑士则道:“在火线哨探的兄弟们还报说,往东北而走的大队中许有朱贼的天子和皇后,往东而去的大队中大抵有个太子!也不知是真是假?”
转头今后看,北京的城堡已经垂垂远去,大炮的轰鸣声和兵士们的喝彩声也听不见了。明显北京内城之战还没有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