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文物市场纵横交叉着十几排摊位,最靠内里的一圈的独立的门面店铺,高枫刚转了不到一排,就有一个穿戴洗的发黄的衬衣背一个老式军挎包的瘦子,悄悄的拽住了他的衣服,奥秘兮兮的从将挎包翻开一条缝,暴露一个青铜器的一角,然后缓慢的将挎包挡住。高枫约莫的扫了一眼,应当是个铜鼎。
“兄弟,过来看看,我这里有好东西!”
西周的青铜鼎,另有铭文?高枫差点笑出声来,真如果西周带铭文的青铜鼎,如许奉上门的宝贝,铺子的伴计还会等闲放你走?
卖假货的小贩,摸准了这些人急于发财的心机,编出千奇百怪的故事,把那些毫无代价的低仿品兜售给那些自夸聪明的新手。更要命的是,那些一眼假的低仿品,常常还堂而皇之的带着各种鉴定证书,这就更轻易哄人被骗了。
高枫哭笑不得,莫非本身长的像不开眼的“棒棰”?这一套把戏,本身在龙门贸易街见的太多了,卖给本身乐谱的黄鼠狼,本来就是吃这一起的,专门找那些看起来比较好乱来的人动手。
“哪家铺子?”
高枫闻声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转头一看,是一个眉间长焐子的年青人。
明天五一长假还没结束,市场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小情侣手拿一串糖葫芦你一颗他一颗的喂到对方嘴里,小孩子骑在老爸的脖子上瞪圆了眸子子看小贩演出吹糖人。市场里临时增加了无数的散摊儿,小贩们在地上摊开一块红布就算是一个摊位,摆上锈迹斑斑的铜像、货币就算是开张了,撑开小马扎稳稳铛铛的坐下,神态仿佛如同姜太公垂钓。
这些年,保藏高潮横扫中原大地,古玩行里传播出了无数真真假假的捡漏发财故事,刺激的那些不知深浅的人纷繁投身保藏界,一个猛子就扎进古玩行的汪洋大海,结局当然是绝大部分悲催的淹死,偶有个别运气好的,一脑袋扎到了海底撞到珍珠珊瑚上。
高枫在市场转了这么一会儿工夫,也没瞥见一件值得保藏的东西,腕表仍然是“滴答滴答”的遵循固有节拍运转,仿佛对各个摊位上的东西都不屑一顾。恰是闲极无聊的是,就冒出这么个货品。
“青铜鼎,我到铺子里让人给验过了,说是西周的,还带着铭文。”
白马寺文物市场的范围很大,涵盖了保藏的各种门类,木雕、陶瓷、玉器、铜器、漆器、书画、货币,乃至另有小人书和被藏家称为“火花”的洋火盒。门口四周的活动摊位,卖小吃的吹糖人的捏泥塑的应有尽有,与其说这是个文物市场倒不如说它是一个庞大的风俗庙会更贴切。